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世界四大粮商,三家来自美国,一家来自法国,但其背后大股东依然是美国,通过商业操纵,可以说美国实际上把控着全球80%的粮食!
现在很多人吃饭都有浪费的恶习,人们早已不知道饥荒为何物、饥饿是什么感觉了,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大米是最容易获得、最不缺少的东西,然而就是现在最容易得到、最不缺少的东西在以前却是千金难买的稀缺资源,在饥荒遍地的年代,有钱买不到大米,一粒粮食千金难得…
他们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袁隆平,但就像灵堂前花海中的那句话——“我和您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他们就像是去拜祭自己家里仙逝的长辈那样,虔诚地带上一束花,或者一株金灿灿的稻穗,只为朝着遗像深深鞠上一躬。
下面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谈谈我对袁隆平老先生认识,我知道袁隆平先生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文章里说先生是一个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让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饱饭,课本里还配有先生在农田里干活的照片,那是让我对先生有了一个深刻的形象,一个瘦高的老人在农田干活,他和我们村里种田的老爷爷一样,清晨一大早就扛上锄头去田地里干活去了,中午在田地里啃点早上带的干粮和水,再到田里干活,最后太阳落山了,才返回家里。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为什么袁隆平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要知道,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共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远高于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1.93亿人的水平。
谢华安院士说,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奠基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70年代发现了野生稻不育株,并且利用中国的制度优势组织全国大协作,1973年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6年就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从此中国的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直至今天仍然遥遥领先,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亲爱的袁隆平老师我们来迟了”6月28日湖南长沙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RAKOTOSON Philibert)站在袁隆平院士墓前久久凝视着墓碑他捧起一碗杂交水稻稻米献给袁隆平院士“如果没有袁隆平老师马达加斯加就没有杂交水稻”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
李艳萍是中方农业技术团队的一员。16年来,她每年至少有11个月的时间在非洲,把杂交水稻的“中国经验”带到非洲大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 李艳萍:我可以说,马达加斯加其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6月15日,比尔·盖茨时隔四年重访中国后,在北京做了首场公开演讲。这位世界前首富在这场题为《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的演讲中,盛赞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盖茨是微软公司创始人,也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4日讯(驻京记者柯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从根本上改善了非洲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助力解决非洲粮食问题。”9月4日下午,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举办的吹风会上,湖南省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戴志光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