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12月9日,在青岛天后宫,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市南社区教育联合开展了“非遗永流传”青岛民俗体验公益行活动,金属丝编艺人赵国森手把手教市民学习金属丝编,一根根金属丝在他手中成为手工艺品。
10月13日,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暨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义乌举行,贵州旅游商品共获奖牌23枚,充分展示了贵州省旅游商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本期带大家详细了解贵州银奖产品:《龙场悟道》掐丝工艺画系列。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华美的汉服离不开精美首饰的点缀,德州手工艺人杨宏捷醉心于花丝镶嵌工艺,她用一双巧手将0.16毫米的银丝变成精美的首饰,让古典精美的花丝镶嵌绽放新光彩。花丝镶嵌简称“花嵌”,由于工序繁杂,用料考究,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
来源:【人民日报】【绝活看点】90后马赛潜心研究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他设计的作品被用于古装影视剧中的道具、春晚舞台演员的配饰、中式婚礼服装的头饰等。今年3月,他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0.18毫米细的金属丝能做什么?
非遗技艺人辜国强说,他最大的乐趣便是将创新元素融入花丝镶嵌作品中。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中国宫廷工艺的代表,与玉雕、景泰蓝、雕漆等并列为“燕京八绝”。花丝镶嵌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大致发源于商周,两汉时期脱离了青铜器铸造工艺,形成了独立的工艺体系。
通讯员 王晓昂走进济南历下区文东街道山6创意园“不器之器”工作室,来自济宁的00后姑娘周燕正伏在桌前,专注地进行掐丝珐琅画创作。将金属丝捋直,用剪刀裁下,而后用镊子、医用注射器将丝镶嵌在纸上……这些步骤周燕早已熟谙于心,一做就是四五个小时。“我喜欢,所以不觉得枯燥。
中新社天津4月19日电 题:“90后”天津非遗传承人:让传统宫廷技艺焕新彩作者 周亚强 刘峰奇“叮叮咚……”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敲打声,马赛左手顶住錾刀,右手紧握小锤,一个隽秀的立体图案在他小心地錾刻下慢慢成形,“你将看到‘金与火交织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