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那么,乙类传染病有哪些?“乙类甲管”和“乙类乙管”有何不同?“乙类乙管”后还用戴口罩吗?
作 者丨朱萍,毕凤至,李彤欣编 辑丨季媛媛,梁宇芳图 源丨图虫12月26日深夜,国家卫健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
所谓的“乙类乙管”,指的是依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管措施进行分类管控,将我国已知的高发和高危的40种传染病列入法定管控,并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对应的分类管控。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要闻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此我国法定传染病分类中,乙类传染病新增为26个。8月份中西药品类零售增长3.
百日咳作为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具有很强传染性,曾经是全球导致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威胁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那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有哪些危害以及如何预防?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2022年10月,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21228例,死亡1937人。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31089例,报告死亡1936人。
中国网9月15日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称“国家卫生健康委”)15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
南都讯记者赵霖萱 发自北京 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还包括新冠病毒感染、肺结核、狂犬病等25种。国家卫健委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董瑞丰、顾天成)国家卫生健康委15日发布公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
据国家卫健委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中疾控9月8日发布的检测情况显示,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8月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首次报告5例女性病例。据中疾控通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猴痘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98.9%病例为男性,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