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各地果农修剪桃树的季节,关于桃树的修剪现在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普及,无论是专家还是农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许多修剪的视频内容都非常简短,只是修剪了局部,而没有系统全面的修剪一颗树,这就导致许多果农看完之后依然是一知半解。
随着一股冷空气南下,时下北方各地果树已经落叶,于是这几天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有网友说现在网上讲果树修剪得太多了,同一个问题各种说法不一,看的感觉自己都不会修剪了,其中关于桃树冬季修剪需不需要留桩的问题自己把握不好,到底是留桩修剪好还是不留桩好呢?
【来源:运城新闻客户端】“预备,比赛开始……”12月20日下午,在新绛县万安镇桃树生产基地的果园里,随着万安仙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振虎的一声令下,来自该镇的8名果农便迅速拿起剪刀,开始一场特殊的果树修剪“大比武”。
【来源:运城新闻网】果园摆“擂台” 能手展风采万安仙举办冬季桃树果枝修剪技能“大比武 ”运城新闻网讯 “预备,比赛开始……”12月20日下午,在新绛县万安镇桃树生产基地的果园里,随着万安仙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振虎的一声令下,来自该镇的8名果农迅速拿起剪刀,开始一场特殊的果树修剪
许多朋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那就是看了许多桃树修剪的视频,学习了许多桃树生长理论,可是真要是拿着剪刀到果树修剪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修剪了,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得以推广让更多果农认可。
原因很简单,突然降温落叶,叶片制造的营养相当部分还在树冠的枝上积累着,上部没叶片了,但是,根系还要继续生长,随着根系的生长必然拉动上部枝上多余营养向下转移,最后达到地上与地下贮藏营养的动态平衡,向下转移是滞后的,可达7~10天。
根据几十年的经验和下园指导发现,最易造成出现问题的往往是细节。我是非常爱学习深究的一位桃农,购买苹果、梨、桃、等书籍真不少,各种果树习性都不太一样,尤其是桃树书更多,很难在书本上找到详细介绍桃树生理的细节育芽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树形是影响果树光能利用和果实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何优化树形和树体结构一直是果树栽培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避雨设施栽培适宜行株距 4.0 m×4.0~6.0 m,树高 3.5~4.5 m,主干高 0.5~0.6 m。
对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无论是开心形还是主干形、Y字形各有利弊,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现在推广最多的宽行密植栽培模式要比原来的稀植大冠栽培模式要早进入结果期,以主干形为例管理到位的情况下一般第二年就可以有产量,而老式开心形最少要3年才可以进入结果期。
昨天在粉丝群里有一果农说自家桃树长势很好,结果量也不错,而且萌发新枝也不多,管理起来很轻松,听这话的意思是感觉自己果树还不错,因为结果产量高还不萌发新枝条,好像这就是大家理想中的树势,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在正是桃树冬季修剪的季节,网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老师甚至果农都通过短视频分享桃树修剪的技术,这当然是好事,可以让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修剪技术,但是果农都知道每一个地方,每一颗桃树长势、树龄、土壤肥沃程度等都不一样,所以如何修剪也不一样,因此造成了许多果农反馈“一看就会,一剪就废”的尴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