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开城仪式现场。(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摄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日前,记者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清末民初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生活场景一一再现,粗犷震撼的硬气功、各式各样的杂耍戏法,展现出杂技之乡民间传统文化风采。
对于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青翼蝠王韦一笑一角,迄今为止所有翻拍的作品中,苏有朋这一版本算得上最为经典,刘长生所扮演的韦一笑一身黑衣,轻功高强来无影去无踪,他的眼神透露着狡猾精明,语言极其幽默,与原著小说中的青翼蝠王所差无几。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千百年来,吴桥杂技艺人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南下表演卖艺。从街边杂耍到艺术明珠,吴桥杂技早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新华网石家庄11月1日电(高博 牟宇)“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里,变着“戏法”的王宝和哼着这首歌,与观众互动。
解放前的南市是老天津卫代表性的“世俗生活区”,这里烟、赌、娼等吃喝玩乐,无所不有,百业杂陈。天津卫有句老话儿叫“要看好戏下天仙”,指的是看戏要到“天仙茶园”,即始建于1900年的人民剧场,它是当时天津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剧场,当年,这里演出场场爆满,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名家都在这儿演出过。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21日,以“张灯结彩迎新春,京津欢腾过小年”为主题的“第十届天桥小年文化庙会”在天桥剧场启幕。本次活动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民俗讲座与互动体验,让北京市民感受“京津有味儿”的传统小年的浓厚氛围。
老北京天桥、天津南市三不管,旧日杂耍场子有一种掼跤表演,颇受欢迎,也形成了一种民风。不过在八十多年前,1935年的全国运动大会上,发生了一件事,天津南市三不管的卜六,力克北京天桥摔跤场头牌宝三,传为佳话,也为天津露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