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童彤进入5月中下旬,各地正抢抓农时,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大江南北,祖国大地尽显“麦浪滚滚抢收忙”盛景。在产粮大省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由南向北陆续开镰收割,全省计划投入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约17万台,抓住未来几天的晴好天气,加紧进行收获。
来源:人民网 立春过后,我国冬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各地冬小麦苗情好于常年。当前,各主产区抢抓农时,做好春季田间管理,不断夯实夏粮丰收基础。近期,河南8500万亩冬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同时也是水肥需求高峰期和产量形成关键期。
来源:【云新闻】我省抢抓农时夯实夏粮丰收基础已播种粮食1476.2万亩在石屏县,农户正进行田间管理。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许玲静 摄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全省夏季粮油播种基本结束,已播种粮食1476.2万亩,同比快4.03万亩,占计划面积的100.1%。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自5月27日全面展开,截至今天(6月18日),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五谷丰登、粮安天下。粮食足,民心稳,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多,夏油占全年油料的四成,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夺取夏粮夏油丰收,对全年和全局意义重大。近段时间,黄淮海、西北等地区冬小麦陆续进入生长“冲刺”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抓好田管,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李栋)雨水节气,我国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田间管理正陆续展开。据冬小麦主产区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土壤墒情为近年最好,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返青生长。冬小麦是夏粮的主要品种,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眼下,冬小麦正陆续返青,春耕春管也进入关键期。
央视网消息:夏播粮食作物主要是夏玉米、夏大豆和南方中晚稻等,面积约4.6亿亩,占全年的1/4。夏播期间,黄淮海大部底墒较好,各地抢抓农时和有利墒情,压茬推进夏播,基本是上午收小麦下午种玉米,播种进度快于上年,播期比较集中。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农技人员在查看小麦苗情。 本报融媒体记者 马晓伟 摄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示范区麦田满眼青绿、生机勃勃,小麦进入拔节期,也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农民抢抓农时,奏响春耕春管序曲。
央视网消息:立夏过后正是农忙时节,农作物迎来生长和播种的关键期——西南麦区开镰收获,华北平原麦苗大面积抽穗扬花。现在也是大豆玉米的播种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加强田间管理,为丰产打好基础。四川崇州是成都平原粮食主产区,眼下,10多万亩小麦正在开镰收割。
蒋 萌“三夏”时节,麦浪滚滚,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达1.42亿亩,进度过四成。各地正在抢抓农时,全力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农机主力军作用凸显。
新春伊始,枣阳市不误农时,全力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小麦即将进入拔节期。雨水节气当天,在南城办事处李桥社区的麦田里,装肥、起飞、喷洒……在机手遥控指挥下,伴随着一阵急速的“嗡嗡”声,三架装满化肥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将肥料均匀地撒入麦田。
央视网消息:记者2月19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当前正值冬小麦返青生长阶段,为保障河南、山东两省春灌用水需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从19日起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至1000立方米每秒,为黄河下游春灌提供充足水源,保障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的用水需求。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张仲鹏报道 眼下,我市小麦进入重要冬管期。市农业农村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高度关注当前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以“科学肥水调控、促弱控旺稳壮、防旱防冻防病虫草、保苗安全越冬”为目标,扎实抓好麦田管理,夯实夏粮丰产基础。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今年的雨水充足,重点是施肥保墒和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大家放心,今年的小麦收成肯定不会差。”3月31日,虞城县刘集乡立新村的麦田里,刘集乡干部、农技师金新行正给几名村民讲春季小麦管理的常识,对今年小麦丰收充满信心。
2024-03-07 06:32来源:人民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春雷响,万物长。进入“惊蛰”节气,千里沃野满目春色。眼下,北方的冬小麦正处在返青期,开春后的耕地能否喝好“第一口水”,关乎全年的粮食产量。目前,粮食主产区正全力供水保障春灌顺利进行。
“这种情况属于轻微冻害,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苗株外层受冻收紧、内层生长受到阻碍,导致出现波浪形杆茎现象。随着温度回升,麦株一般会自行慢慢恢复,不用过于担心。”2月17日,在洛龙区安乐街道狮子桥社区,洛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李建有正在向种植户分析麦苗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