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6月份,我国处于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季节,尤其是在我国东南五省,沿海一带,处于雷电灾害高发区域。我国从4月份开始就进入雷电活动期,6月到8月份达到达到高峰,在雷雨天气来领的时候,我们尽量躲在室内,关闭门窗,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家中金属物品,尤其是暖气管道,水管,以及金属防护栏杆等,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昨天又是一个高温天 午后徐家汇站最高气温来到了38.4℃其它各区在34.8℃~38.5℃之间 昨天也成为了今年第13个高温日昨天晚上 不少市民都看到 天空出现了闪电 持续时间还不短 有人奇怪 为什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呢?
2021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一些。自11月5日,一股强劲的寒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大部地区气温呈现断崖式下降,多地迎来了强降雪、大风天气,可以说是“一日入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更是发布了暴雪红色预警。
王强家住沈阳,早在一个月前,这里就已经下雪了,对于当地人而言,再正常不过,通常每年10月中下旬就会有雪花飘落,晚一点也会在11月,今年立冬刚过,大雪便如期而至,但令王强惊讶的是,半夜却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仔细一听并不是在做梦,自己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遇到,真是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但很多地方却听不到雷声,光闪电不打雷,有的地方还不下雨,天空自带闪光灯特效,难道老天爷在“自拍”?这是怎么回事?对此,19日夜里@南京气象解释说,外面一直在闪电,却没怎么听到雷声?其实那就是“云闪”。云闪是由于同一云层中不同部位电荷不一样,在云层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虽然它也伴有雷声,但由于中间有云层遮挡,雷声衰减很快,所以往往只能看见“云闪”的“闪”,却听不到“云闪”的“雷”。
9月2日晚,我市持续出现闪电,一道道金色的“穿云奇观”划破夜空,宛如科幻大片,引来市民们刷屏朋友圈。不少人好奇,这次的雷电过程几乎是每隔几秒就一次,有的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很多地方只闪电不打雷、不下雨,这是怎么回事?
气象科普人员在南门口小学为学生普及气象知识。 陈康 摄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 (崔志平 陈康 张松)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到来前夕,17日,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的科普人员走进该市小学普及气象知识,开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系列科普活动。气象科普人员陪学生看气象灾害防御漫画。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奥妙,以我们常见的电闪雷鸣来说,在古代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人们对其进行了神化,最熟悉的莫过于“雷公电母”的称呼。古代,人们认为雷电属于阳气的表现,阳气生发而雷现,一旦到了冬天,万物冬藏而雷匿。因此,电闪雷鸣多出现在春夏两个时节,秋冬则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