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因皮肤下方长出了“疙瘩”到院就诊。它们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大小不同,硬度不同,活动度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在医学上,它们被统称为“皮下肿物”。皮下肿物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病症,通常表现为皮肤深面的肿块、结节或皮肤表面的凸起。
一、小肿块背后的隐患在繁忙的工厂里,50岁的李师傅是一位勤劳的工人,每天忙碌于机器之间,双手结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一天,他在洗澡时偶然发现自己的右臂皮下出现了一个小肿块,不痛不痒,也就没有太在意。他以为是长时间劳动造成的肌肉劳损,或是什么小虫子咬的,便随手涂了些药膏。
一、皮脂腺囊肿真面目在了解皮脂腺囊肿是否化脓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这究竟是什么。皮脂腺囊肿,简单来说,就是皮肤里的小腺体——皮脂腺,因为某种原因堵塞了,导致皮脂无法正常排出,逐渐积聚形成了一个囊肿。这种囊肿往往摸起来比较柔软,有时还可能感到有些疼痛或不适。二、囊肿内部:脓还是皮脂?
脸上长了一个倍儿大的痘痘,比一般的痘痘大2到3倍,而且很硬,能好几天不消、不软化。一般这种痘痘还是硬的状态挤不出东西来,变软后挤痘会“爆浆”,同时伴有恶臭味,而且也同样挤不干净,一直出黄白色内容物,这种是“皮脂腺囊肿”!什么是?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主讲人:武汉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郭能强小到脸上的一颗痣,大到各种各样的瘤、囊肿、疣……很多人皮肤上都会长“包”。对于这些体表肿块,如何判断良恶性?本文教你火眼金睛认识皮肤上的肿物。
临床上,我们称之为“表皮囊肿”,别名“表皮样囊肿”、“漏斗部囊肿”、“表皮包涵体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面部和躯干上部更为常见,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皮色,有弹性,可移动,常单发或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