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示范项目首批电解槽抵运大安。三方针对集贤现有风力发电、绿色二氧化碳、铁路专用线运输等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对项目规模、产品结构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敲定利用中船风电共享储能项目电解水产生氢气与四川鸿展集团在生产酒精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
进入12月,东北地区寒意渐浓,在吉林大安嫩江湾畔,却是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我国最大的绿氢合成氨创新示范项目,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仍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
8月29日,记者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广阔的工地上,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现场不断传来机器轰鸣声,设备施工井然有序,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按工期节点顺利推进,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12月6日,洮南市华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揭牌,拟建设30万吨绿氢合成氨项目。项目依托洮南市丰富的风能和光能资源,利用绿氢合成氨技术,以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合成氨产业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和资源综合利用。
原标题:推动技术创新、多元应用和产业化布局,发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体系(引题)吉林用绿氢点燃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500余名施工人员紧张作业……近期,吉林白城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不断落地,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多家参展商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这些技术产品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园区工厂,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近年来,国家电投焕新启航绿色氢基能源产业赛道,自2016年起,超前布局氢能产业,将氢能产业推进和发展纳入国家电投“均衡发展战略”,从装备线和能源线双线布局,积极推进氢能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利用。
本报记者 张胜杰《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7月15日 第 10 版) 日前,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合成绿氨建设项目在杜尔伯特化工园区启动,迈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零碳燃料制造坚实的一步。项目建成后,每年绿电发电量约6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133.
【建设美丽生态·能源转型进行时⑤】原标题:将绿氢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引题)探寻“风光制氢”的吉林密码(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阅读提示风光发电具有不可控性和时变性,通过电解水制氢,拓展电能应用,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之一。
电力企业和化工企业的界限日渐模糊。过去一年,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多家大型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绿氨、绿色甲醇等化工项目,一批化工行业从业者扎堆“跳槽”到电力企业。电力企业介入绿色化工新兴领域的速度之快、成长之迅猛甚至超越了很多老牌化工企业。
推广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制氢是加快推进化工部门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绿氢已经成为推动石化工业深度减碳的关键。近日,陕西省首个绿氢制绿氨项目及煤化工耦合绿氢/绿醇项目签约落地榆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项目将建设5万m3/h绿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