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逐渐把战线推进到日本本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军队在战斗中悍不畏死,特别是神风敢死队,杀死大量美国大兵,给美国人留下了非常残暴的印象,所以美国人使用原子弹的理由之一就是减少伤亡。
这可能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离经叛道的问题,但在探索历史与文化碰撞的复杂性时,我们似乎常常会遇到让人意外的观点。《哪吒2》这部电影在日本的上映,居然引起了一些网友的不满和差评,有国内网友猜测原因是电影中的角色设定——胖子和小男孩。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具有针对性引爆的核弹,小男孩的战斗力可以说让全世界都为之惊骇,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的小男孩重量是4.5吨左右,被美军从三万一千尺的高度上空投至广岛上空,下落至600米左右引爆,当时的爆炸直接导致七万人丧生,而后续的核辐射累积造成了二十万人死亡。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在广岛投掷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结果不言而喻,日本已全部崩盘,8月15日,裕仁天皇在广播中向全日本播报,无条件投降,接受所有条约和赔偿,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宣告落下帷幕。
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事儿都依然是网络上大家的谈资,不过现在人们关注的重点却是:为什么同样都有核辐射,苏联的切尔诺贝利至今还没人敢踏足,但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却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日本人难道不怕核污染吗?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原子弹众所都知那可是大杀器啊,这样的大杀器在美国对日本的长崎、广岛投掷“小男孩”和“胖子”后,仅仅过了三年日本就开始重建了,并且十年后长崎、广岛竟重建成功了。那可是原子弹啊两颗下去让日本伤亡40万人的,但是说好的核辐射呢?
同遭核污染广岛长崎成功重建福岛切尔诺贝利至今鬼城记得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年代里,一谈起原子弹的杀伤力时,人们都会脱口而出:“光辐热、冲击波、核辐射”。光辐热和冲击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核辐射却看不见,摸不着。那会儿的科学家告诉人们,遭到核辐射的地方,100年都不能住人.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当年只用两颗原子弹,就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见其威力巨大。甚至有美国科学家表示,当年投到日本的原子弹,只展现 了2%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