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石?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是在一定条件下,关节腔内外的尿酸钠析出成为结晶,尿酸钠结晶在关节软骨、滑膜、肌腱等部位沉积而逐渐形成的皮下结晶块。这就让痛风结节和类风湿结节有所区别。痛风石的细胞模型图痛风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或者说痛风患者什么时候才会长出痛风石呢?
如果在您患上痛风性关节炎后,没有及时、规范进行正规的治疗,尤其是不坚持长期降尿酸,血尿酸持续或反复升高,在身体的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尿酸钠结晶大量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并且诱导周围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并进而包裹沉积的尿酸钠晶体,从而逐渐形成一种硬度不一、大小各异的结节,它们可软如海绵、也可以坚如磐石,可小如芝麻、也可以大如鸭蛋,这种就是我们说的痛风石,医学上称为痛风结节。
长期尿酸高,长出痛风石难免,当痛风石出现时,如果把尿酸降到正常,那么痛风石是不是就会消除呢?一开始,痛风仅是急性发作,但随着高尿酸持续时间越久,尿酸盐结晶沉积越多,就会形成内含大量尿酸盐晶体、外包炎症细胞与结缔组织的慢性肉芽肿结构,这就是痛风石,也叫痛风结节。
其实关节红肿疼痛的症状并不一定是痛风,还可能是由于假性痛风引起的。假性痛风呢,有别于真正的痛风,它是由于焦磷酸钙结晶沉积于关节部位对关节组织造成刺激而引起的,它的患病年龄、尿酸水平以及发作部位与痛风都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