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9月23日电 (记者 张强)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22日晚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开幕。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开幕。安庆市委宣传部供图黄梅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民众欢迎。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26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启幕。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其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名扬海内外。
大皖新闻讯10月1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广场舞展演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广场举行,营造了浓厚的庆祝国庆欢乐氛围。本次展演活动是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之一。通过基层展演、推荐选送,全市共有19个黄梅戏广场舞节目参加演出。
大皖新闻讯为集中展演展示近年来我国黄梅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开幕。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按照“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活动定位,将举办7大类22项近100场主体活动。
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省政府副省长孙勇,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赵雯,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张祥安,省政协副主席罗平,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云鹏,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
央广网安庆9月2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庆市是座“有戏的城市”。黄梅小调在这里发芽,唱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海外,成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班从这里出发辗转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孕育了国粹京剧。在安庆,黄梅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2月12日,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提名奖名单公布,参评剧目和演员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据悉,本次获提名的演员共40人,其中包含了3位来自安徽的黄梅戏演员。本次公布的名单中,获提名的主角奖20人、配角奖10人、新人主角奖5人、新人配角奖5人。
4台大戏,6场演出。昨晚,“2024 再芬黄梅·上海演出季”在上海天蟾逸夫剧院圆满落幕。短短6天时间里,《徽州女人》中的坚韧与柔情、《罗帕记》里的爱恨交织、《天仙配》中跨越天地的传奇爱情以及《女驸马》中的智勇与担当让人感受了黄梅戏的魅力。
9月11日下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在合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将于9月28日至10月9日在安庆举行;共举办5大类10项50多场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展演周将从“线下”走向“线上”,重点打造“五大云端”活动,并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举办5大类10项50多场活动。今年展演周将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合网络平台、现代元素,举办5大类10项50多场活动,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一部开幕大戏。
记者从再芬剧院了解到,12月3日至15日,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将在合肥大剧院连续上演四台黄梅大戏:《不朽的骄杨》《祝福》《金粉世家》《女驸马》,两位“梅花奖”得主韩再芬和吴美莲亲挑大梁,十一场演出让省城观众在冬日畅享黄梅“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