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中办、国办近日发布《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在我国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切实保护耕地是一项基本国策。
兵团党委办公厅、兵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党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到2035年兵团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08万亩,
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法治保障,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设立“耕地保护”专章,对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强化耕地用途管控等作出明确规定,将对系统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稳中国人饭碗,发挥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围绕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作出多方面部署。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40%。
2024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务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日趋完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退化耕地治理深入实施,有效推动提升耕地质量,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链条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更大、任务更重的形势,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来源:经济日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迈上1.
霍山讯(杨润东 郑昕)7月18日,县委书记张守锐深入部分乡镇调研督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工作。张守锐一行先后来到黑石渡镇、衡山镇、与儿街镇,实地查看耕地恢复工作推进情况,并就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交办。
来源:【西安日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全省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产能不降低,日前,陕西省2024年第一号总田长令正式签发。
4月8日,甘谷县召开2024年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市有关精神以及冯文戈书记、王国先市长对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的批示,分析当前全县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耕地流出整改及卫片问题整改工作,推动耕地保护等各项工作落
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央广网西安6月26日消息(记者侯凯奇)6月25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25日上午,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与渭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年陕西省“6·25”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渭南市启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公司负责人黄胜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外经商,去年得知海棠村六组、八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于是流转土地近2000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以及粮药套种相关产业,目前,各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