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一条“瑞幸咖啡被吐槽去冰后剩半杯”的消息登上热搜。最近一段时间,有多名网友发现并反映称,瑞幸咖啡存在冰量过多、去冰后仅剩半杯多的问题。对此,瑞幸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门店饮品均按照统一程序制作,有固定杯量。如遇问题,可联系客服协助处理订单。
加不加冰?少冰还是正常冰?朋友们在外喝饮料时一般会怎么选择呢?有没有遭遇过有关“加冰”的烦恼?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8月22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出倡议。倡议中强调,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瑞幸咖啡生椰拿铁产品,冰与热的容量相差了100毫升。 ▲茶百道鲜乌龙产品,正常冰的容量是300毫升,少冰的是420毫升,去冰的是500毫升,正常冰与去冰的相差了200毫升。 ▲益禾堂薄荷奶绿产品,正常冰容量是600毫升,少冰的是650毫升,热的是640毫升。
近日,广东一名网友反应,购买一杯去冰的柠檬茶,拿到手仅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容量,质疑存在去冰不满杯的潜规则,引发热议。图/受访者社交账号众多网友认为去冰不满杯现象不合理,“你去店里炒菜说免辣,是不是菜能给你少一半?”亦有网友表示理解,饮品已按标准调配好,不要冰了,自然就不满杯。
7月20日,江苏南通一男子发视频称,自己在瑞幸咖啡买的两杯拿铁,三分之二全是冰块,喝两三口就没了。当事人张先生称,当时用券点了两杯咖啡,点的是正常冰,结果两杯拿到手,打开一看基本都是半杯以上的冰,咖啡可能只有一半不到。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来源:视觉中国新江苏评论员 苏鹏飞近日,针对消费者反映饮品中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等问题,中消协发出倡议,广大餐饮经营者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6月28日,长沙市民满先生通过外卖平台花37元购买了一知名咖啡旗下的冰咖产品,收到货后发现,杯子里存在大量冰块,高度差不多占了杯子的一半。满先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他通过今日头条“头条帮忙”长沙频道向晨意帮忙记者求助,希望商家能够对他作出合理解释。
7月27日,南都记者注意到,江苏省消保委针对瑞幸咖啡“过度加冰”发表评论,称点单页面没有“去冰”单独选项,这是人为增加消费者的交易沟通成本,有意限缩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表示,“既然商家在饮品糖度上可以做到迎合顾客的个人品味,那么温度也应该一样”。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咖啡和茶饮里到底该加多少冰的问题再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最近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在瑞幸买的两杯拿铁三分之二都是冰块。当事人表示,由于没有“去冰”选项因此点的是正常冰,“结果到手后喝两三口就没了。
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罗乐莹报道:“此款饮品冰量不可调整”“少冰不满杯”在外卖平台或品牌点餐小程序上选购饮品时,你是否经常看到类似的标注?近来,不少消费者对于饮品中冰块含量过多的现象表示不满,“喝得快了你就能得到一整杯冰”“买冰送咖啡”“现实版乌鸦喝水的故事”消费者纷纷调侃。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这两天《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针对果茶、咖啡、奶茶等饮品商家开展调查发现“破冰行动”遭遇障碍部分饮品店商品LED屏或点菜单均未明示冰量选项霸王茶姬在霸王茶姬福州东百中心店商品LED电子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