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目有些耳熟能详,“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仔细看,具体分析,曾经的下乡知识青年及他们的子女,50后,60后,毫无疑问是为改革开放奉献力量的主力军力量之一,当年的红小兵,红卫兵知识青年到农村,苦干加巧干,与广大农民伯伯一起,战天斗地,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创造了粮食连年丰收,知识青年在农村百分之百就业,这个是事实,最重要的一点,从精神上,这一代人思想觉悟,信仰境界,意志品质,在农村广阔天地,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农村建设,而发起的一场浩大的青年运动。艰苦奋斗创新业扎根农村志不移.
不过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知识青年不应该在教室里好好学习吗,为什么要来农村种地呢?那么这时候就要提到一名我们所敬爱的毛主席了,靠着上山下乡政策,毛主席成功让我们避免了一场灾难,而上山下乡所带来的好处,甚至持续到了现在。
上山下乡运动始于50年代,60年代初显波澜,70年代达到高潮,全国有2000多万青年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是一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的运动。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为什么?
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看壮乡风貌新变化,探乡村绿色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在毛竹山村葡萄园里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黄德颖/摄“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考察。我们想重走总书记考察之路,以毛竹山村为课堂,以当地葡萄产业为教材,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