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4月12日上午,内江市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按摩职业课上,盲人教师林建做示范的时候,让学生将手按在他的手上,感知手法和力度。当学生演练的时候,他又将自己的手压在学生手上,以此判断他们是否掌握。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每年的9月10日,是全社会表达对教育工作者尊敬与感激的日子。作为特殊教育从业者,那些在特殊教育领域默默奉献的教师们,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还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和教育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蔡丽琴(中)给学生讲授推拿按摩的要点。受访者供图带着耐心与孤独症孩子相处,是李紫微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受访者供图张雪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水果。受访者供图【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特殊教育青年教师】上课铃未响,几个十多岁的学生已迫不及待,踩着轮滑鞋溜向操场。
来源:【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余书福)“谢怡(化名)同学,上午好!请翻开语文书第46页,今天我们上第9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近日,宁都会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李翠华,如往常一样来到学生谢怡家中开展送教上门,让身有残疾的学生可以享受“居家上学”。
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记者王晶)“我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会参加很多公益活动,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视障朋友录制有声电影。”近日,“我来北京上大学”2024年残疾人大学生分享会在京举行,因“骨癌”截肢的赵德煜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吕春香 邓吉文 郴州报道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明天,是祖国的未来。然而有的孩子或因先天的不足,或因后天的不幸导致身体或智力的残缺,给家庭带来痛苦,为未来蒙上阴影。党和政府从未放弃每一个孩子,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赣南日报】本报讯 (刘清)近日,南康区平田中学为4名未能到校的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为残疾儿童开启了另一片阳光天地,给这些孩子的家庭带去了信念和支持,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该校认真做好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服务。
5月15日上午,在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宿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室内,张奶奶(化名)正陪着孙子小雨(化名)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小雨扶着康复器具,一边努力站稳,一边做着抬腿练习。今年3岁的小雨是一名脑瘫患儿,从两个月大时,就开始了康复治疗。
讲述人:倪星,小学生李倪诺妍家长“我的老师”:余丹,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2020年8月,我们接到了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我的女儿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由于先天疾病,女儿无法站立行走,从小只能坐在轮椅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郭华春1月12日是个阴天,德州被笼罩在灰色之中,在宁津县启智学校教学楼前,“送教上门”服务队的红色马甲格外显眼。“东西都带齐了吗?没落下今天要用的教具吧?别忘了‘福’字。”老师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交流声不时从人群中传出来。
中新网衡阳7月31日电 题:“特殊园丁”刘玲琍的“三心法”与成就感记者 鲁毅“刘老师,我成为预备党员了。”前不久,收到学生发来的这条微信,刘玲琍开心不已。她立即回复消息点赞,并鼓励对方要尽力把工作做好。刘玲琍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罗福伟她听不到声音,却把最动人的语言刻进孩子们的心灵;她身处逆境,却不遗余力地搀扶起无数个聋人家庭。她是湖北鄂州市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从跨出校门到重返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无论对学生或是,她尽自己所有的力量缝补着聋人残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