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眼下,日渐成为人才市场香饽饽的职校生,却在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受到多方诟病。少数职校打着“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旗号,以各种强制手段让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有不少职校生实习“混日子”“被动学”。职校生进厂过渡期究竟要如何“渡”?
静 子职校成为“包工头”?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发帖称,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克扣学生实习报酬,部分人员牟取巨额收入。在一个涉及金额数千万元的账本中,记录了人力资源机构转账给学校多名领导的明细和分配比例,其中打到院长助理名下的金额就有600万元之巨。
1月21日,教育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不得仅安排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不得安排学生从事Ⅲ级强度及以上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实习”“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制度,保障了职校实习生的权益。
近期,曾就读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向记者反映,该学校将诈骗公司的实习岗位推荐给校内学生,致其入职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诈骗,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对此,该校校长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学校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审核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已整改,也会对该学生提供帮助。
新京报讯 针对新京报日前刊发《学生经职校介绍到诈骗公司实习获刑,学校:对企业审核存在问题》报道,1月17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将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对该学生加大法律帮助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
据《半月谈》报道,近日,云南一职业院校17岁学生实习疑似“劳累病死”,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死者家属称:“2019级五年制护理6班学生小杨被学校以实习的名义安排到企业打工,在每天12小时的高强度劳动下,劳累到生病都不允许请假就诊,最后因不能及时就医而死。”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5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翔法/文杨希/漫画)近日,翔安法院审理了一起涉职校学生实习的合同纠纷案,法院依法认定两家公司缔结的合作协议涉嫌违规组织学生实习并从中牟利,合作协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