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常发生在梅毒性心脏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急性感染、奎尼丁与普鲁卡因胺中毒等疾病症状中,患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人群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由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造成的一些器质性疾病。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通常又称为左前半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男、女发病比约为四比一,可见本病是男性较多见。发病年龄为十五岁到八十八岁,男性发病年龄平均为六十岁左右,女性为五十五岁左右。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本身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心电图分析: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QRS波群时间≥0.12s,V1-V3导联呈rS波,I、avL、V4-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由此判定其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R6-R8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aVL呈QS型(缺病史资料,需结合普通心电图排除陈旧性心梗)。
图1-3是同一个人,图1是普通心电图,图3-7是动态心电片段。R1、3、5、7、9“畸形”和窦性QRS有差异,在几乎所有导联PR间期缩短,小于0.12s,QRS波增宽>0.12s,QRS波起始有类似于预激波的形态,并且I、avL、V2-6导联导联预激波向上,avR导联预激波向下。
参考文献:[1]AatishGarg, Santosh K. Padala, et al. Painful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Syndrom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
王阿姨最近一直感到上腹部疼痛,于是前往医院做检查。当检查心电图的时候,报告上写了“左束支阻滞”,王阿姨很奇怪,这到底是什么,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下。她发现,有人说是右束支阻滞没问题,左束支阻滞是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于是,她赶紧去咨询体检科的医生,但医生表示没太大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