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文化历经上千年,绵延至今,依旧为人们所推崇,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短短短短的几句诗词,就将中华文化浓缩在其中,这正是诗词歌赋的魅力。在这个大语文时代,国学热一发不可收拾,《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一些弘扬中华传统知识文化的综艺节目,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出版品牌“活字文化”与叶嘉莹有许多合作。受活字文化委托,91岁时,叶嘉莹挑选了218首古诗词,给孩子精心编选《给孩子的古诗词》。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11月24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一生坎坷,诗词是渡她的光叶嘉莹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早年丧母、中年丧女、婚姻不幸。遇到困难时,诗能把她渡过去。“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你要身经过忧患,才会对这个词有很深的理解。
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昨天(24日)晚间消息一出,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众多读者、网友纷纷写下诗词,表达悼念之情。在叶嘉莹生前居所迦陵学舍前,南开大学师生自发献花,鞠躬悼念。
■纪念叶先生,就要铭记她“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的价值追求■斯人已逝,吾辈当怀之,对先生的最好怀念,就是热爱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日前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辞世后,社会各界纷纷表达哀婉之意、缅怀之情。
南开大学迦陵学舍 供图/视觉中国今年1月,叶嘉莹在赠书上签名《迦陵论诗丛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先生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
编者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本文原刊《博览群书》2024年第4期,原名《未应磨染是初心》。作者张静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通过本文回忆了她的老师叶嘉莹先生的师德风范。
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认为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教观。下面,让我们从叶嘉莹的直接陈述中来了解一下她眼中的“诗教”。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雷蕴含 天津摄影报道冬日的南开园,湛蓝天空下湖面温柔。马蹄湖的荷塘虽然凋零,但生机犹存,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是叶嘉莹先生生前投注众多生命热情给予阐释的古典诗人。
天津广播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11月24日晚上,关于叶嘉莹的讣告新闻一条接一条地出现在朋友圈里。人们总是喜欢从一件事里寻找与自己共鸣的那部分,于是在这些悼念里,有人敬重叶嘉莹对诗歌的热爱,也有人惊叹于其传奇的一生,还有人为缀在名字后边的称谓“先生”争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