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杨丽萍参加了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海右文艺沙龙,杨丽萍耐心地解答了媒体的问题,接受了济南时报·新黄河的采访。这次参加舞剧《孔雀》演出的乔月禹、王思龙、小马(马垣涵)、杨必熙等主演,也共同参加了此次文艺沙龙和采访活动。
国际在线消息: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出的舞蹈剧场“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将于2021年12月31日登录青岛大剧院,2022年1月8日至9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演出现场汇集了北京舞蹈学院建院以来的多部佳作,王亚彬、华宵一等青年舞团演员将带领观众重温经典。
伦敦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演出场地,但没有一个像杜克路14号那样特别。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座精致的红砖楼成为伦敦当代舞蹈剧场及其附属的伦敦当代舞蹈学校的所在地,并因此得名广场剧院。2013年广场剧场迎来了一群来自北京、台北和伦敦的编舞家和舞者,他们都是 “跨艺” 项目参与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舞蹈家杨丽萍相信,大自然能启迪艺术家的心智。“我来自云南,云南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我在乡村从小就跟着父辈耕作,我一直在用自然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观察天地,观察人,观察所有的动物。其实这些跟我们人类、人性是共通的。
来源:环球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高文伟在斐济文化中,舞蹈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位,从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到意义非凡的婚礼、成年礼,舞蹈绝非仅是娱乐活动,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社交聚会中,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黏合剂。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舞蹈板块的节目,既有热度一直持续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20世纪舞台经典作品《丝路花雨》,还有获得全国舞剧大奖的《水月洛神》《花样年华》等,中国现代舞奠基一代的曹诚渊也携作品《我本楚狂人》亮相。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非遗舞蹈】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曹雅楠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雨姿国潮舞蹈带来的“视听风暴”,似乎刮不完了。《只此青绿》风靡网络,舞剧《红楼梦》一票难求,线下演出空间连同网络平台,处处有国潮舞蹈赢得的掌声。
“今天我不但继续和世界分享我们的舞蹈文化,还希望与世界上所有热爱舞蹈、用舞蹈表达情感的舞者们一起,用舞蹈继续传递我们对天地的爱与赞美。生命不息,舞蹈不止。”4月24日至30日,以“舞蹈·未来——传统发展与边界拓维”为主题,2023国际舞蹈日庆典及系列学术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