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为更好地推介春节期间的山东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着力繁荣乡村文化、汇聚乡村人气、激发乡村活力、赋能乡村发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2024首届“端上村晚”,为展示乡村新面貌、农民新形象提供闪亮大舞台。看村晚,抢红包,过大年!
“万里江河万重浪,烟雨沉沉锁苍茫。激流险滩挡不住,百川归海向东方。”5月29日晚,原创大型吕剧《百川东到海》在贵州国际会议中心剧场倾情上演。舞台之上,黔鲁两地文艺院团强强联合,共同演绎了这场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百川汇海的抗战故事。
1月10日晚,由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济南市吕剧院复排的传统吕剧《姊妹易嫁》在北洋大戏院“戏聚周末 冬越泉城”戏曲惠民演出季上演。该剧是剧院优秀传统保留剧目,久演不衰,紧凑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和台词、丰富的曲牌唱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吕剧又称化妆扬琴、琴戏,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是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它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海报新闻记者 撒伟 北京报道“苦菜花儿苦,苦菜花儿黄……”伴随着这熟悉的旋律,10月20日,由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排演的大型现代吕剧《苦菜花》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礼堂精彩上演。
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琴戏”,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济南吕剧是由山东琴书吸收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沌腔等发展演变而来的曲艺形式,现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大众网记者 胡中喆 济南报道绽梨园异彩,伴祖国同行。10月4日晚,2024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演剧目、孔铁艺术名家工作室展演剧目——吕剧《逼婚记》亮相北洋大戏院“戏聚周末,秋绚泉城”惠民演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