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未来的快捷键。”尽管“种草”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社交中已经司空见惯,但作为内容营销方式之一,种草其实刚到上半场。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直到去年5月《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开始施行,“种草”才正式被纳入广告监管范围,标志着种草经济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经营。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蔡世奇 付文超 欧阳宏宇淘宝种草计划正式发布:全面接入主流内容媒体,实现全域种草8 月 27 日,阿里妈妈淘宝种草大会发布了全新的 “淘宝种草计划”,该计划是淘宝投入亿级现金资源,联合商家共同推进的站外全域种草、站内回收承接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种草”是网络流行语,指给潜在的消费者推荐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促其购买,类似于“推荐”“分享”。为了解“种草”消费现状,日前,贵州省消费者协会开展了“种草”消费调查。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37份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种草”消费人群集中在25岁以上占比88.
不知从何时起,大厂开始痴迷“种草”。据业内人士定义,“种草”是指专门给别人推荐好货以诱人购买的行为,或是自己根据外界信息,对某事物产生体验或拥有欲望的过程。近些年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和美团等互联网大厂正在涌入“种草”赛道,发力种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