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那么,为何要建设如此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怎么才能建好管好呢?俗话说,田好一半谷,地好一半福。
来源:基房通公众号近年来,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各地城投公司也广泛参与其中。什么是高标准农田?主要建设内容有哪些?资金如何筹措?等等。今日,PPP观察分享《一文看懂高标准农田的政策脉络、资金和收入来源》一文,为您解答。Part.
昨天河北新闻联播报道,咱河北总共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23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近六成。那这些农田到底“高”在哪? 高标准农田,首先“高”在农田质量上,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第二“高”是产出高。
当前,各地持续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发力。那么,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为了达到高标准,背后又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截至3月底,今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约为1942万亩,占年度任务的24.3%。
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2024年3月27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2号)《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