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建灰姑娘、水晶鞋的故事,很多人小时候听过。但中国版灰姑娘的故事,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先秦时期,有个叫叶限的女孩,聪明伶俐,但颇受后母虐待,经常被赶去深山砍柴、到深渊打水。在一次过节的时候,后母带着自己亲生的女儿去游玩,让叶限看家。等后母他们走远了,叶限穿上金鞋,偷着去了。
灰姑娘、水晶鞋的故事,很多人小时候听过。但中国版灰姑娘的故事,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先秦时期,有个叫叶限的女孩,聪明伶俐,但颇受后母虐待,经常被赶去深山砍柴、到深渊打水。在一次过节的时候,后母带着自己亲生的女儿去游玩,让叶限看家。等后母他们走远了,叶限穿上金鞋,偷着去了。
最近这几年,可能很多朋友都对唐朝奇书《酉阳杂俎(zǔ)》有所耳闻。这本书是唐朝博物学家段成式在公元9世纪创作的一本笔记小说集,内容涉及各种神鬼传说及异域奇闻,还有些作品中曾出现超越时代的科幻描写,至今读来都让人拍手称奇。
19世纪初,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的童话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酉阳杂俎》书中的《叶限》故事简述:勤劳可爱的姑娘叶限饲养有一条金鱼,金鱼和叶限关系亲密,只在叶限每次走到池边时,才浮上水面伸出头来。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连日来,在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众多大型书城、阅读空间以及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回龙观中心小学等数十所小学、幼儿园,《中国古代童话作品展》通过中国古代典籍中选取的22个具有代表性、适合当代少年儿童兴趣的童话作品专属插画,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的价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想象力,从小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新社长春12月17日电 题:中西方童话为何“心有灵犀”?——专访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姜士冬中新社记者 郭佳童话既是给儿童欣赏的故事,也是人们观察、想象、理解世界的一种反映,其往往承载着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中西童话尽管差别显而易见,但亦有诸多心有灵犀之处。
很多著名童话都有大量民间版本,多数流传于欧洲、中亚等地,甚至走得更远——公元9世纪,中国唐代作者段成式编写了一本志怪故事集《酉阳杂俎》,“酉阳”是地名典故,指失传于正史的秘事来源地,而“杂俎”的意思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味,和德语童话的弱化词尾颇有相通之处。
对于民间神话故事的形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总结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导读 导读 《神话与故事》选编中国神话及其衍化而成的包括各类文学体裁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既是书面经典文化的精华,也显示了扎根于广阔民间文化土壤的根芽。诸如神话、传说、寓言、民歌、传奇、变文、话本等文学体裁,统以“神话与故事”概言之。
中新社记者 郭佳童话既是给儿童欣赏的故事,也是人们观察、想象、理解世界的一种反映,其往往承载着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中西童话尽管差别显而易见,但亦有诸多心有灵犀之处。近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姜士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中西童话的“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