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安排,有很多讲究,历史上,最兴师动众的,莫过于古代的皇帝,他们在自己登基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琢磨自己百年之后,墓葬怎么样修才可以宏伟,怎么才能让自己在百年之后,依然可以享受生前的一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发于2021.3.15总第987期《中国新闻周刊》当自然界中的生命逝去,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遗体都会成为一份回馈自然的礼物,以一个机体的死亡来滋养另一些机体的生命。而人类死亡后,通常会有两种殡葬方式,土葬和火葬。
人一生中必竟经历的两个节点,一个是降生,一个是死亡,而死后尸体的处理,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有些人会认为,希望能保留个全尸,实行土葬,在时间的见证下,慢慢消失于人世间,而有些人则认为,土葬不但不环保,占用耕地,死后尸体还会遭受到比火葬更可怕的事情,表示还是火葬比较好。
前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入土为安”,所以此前我们国家一直执行的都是非常传统的土葬模式。但土葬毕竟会污染环境,国家在保护环境的考量之下并不提倡,所以现在几乎各个地区流行的都是火葬的模式了。可是如今又有一种说法,称火葬也有可能被淘汰,另一种新型丧葬方式将会在国内实施,大家能接受吗?
绿色设计从长远看是企业的一道必答题,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追求绿色发展。随着可持续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活中的绿色消费现象也越发常见:骑着自行车出行,购买二手书或二手衣物,使用高效节能的家电…
自古以来都讲究入土为安,而现在更提倡火化,但对此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人类火化太浪费?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符合生态规律的办法,各种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存活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养分来维持,人类自然也是如此,在生前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来维持自身功能的运行,死了之后,埋入土里,各种微生物便开始分解身体里的各种养分和有机物,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在美国,出现了全球第一家。整个过程,工作人员会播放死者生前喜爱的音乐,从摇滚乐到莫扎特都可以,然后念诗或者谈论死者的生平,有的死者会提前设计好自己的葬礼,比如在棺材上写着“ 他太热爱地球,所以想选择堆肥葬 ”,有人准备了自己最爱乐队的T恤衫,让亲友们在告别仪式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