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在进行运动或者是体力劳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脚崴伤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足踝扭伤。这是由于足踝部位超过了其最大的活动范围,导致周围的韧带、肌肉甚至是关节囊受损,所引起的一种现象。
崴脚,我们也称脚踝扭伤,是不是很多人都经历过?轻者自己慢慢休养就好了,可没过多久又开始崴脚了;今天接诊了一个脚踝扭伤的案例,男性,30岁,是在打球的过程中出现的扭伤,目前已经70多天,走路还在小心翼翼的,只能走100米,并且还在穿戴护具的情况下,要是走远一些,必须配合双侧腋拐才得行。
虽然我们不鼓励自我诊断,但患者了解自身的症状也很重要,如果在公共场合崴脚后,当时感觉还能动,因为各种原因继续活动,结果导致韧带撕裂更严重,甚至发生骨折了还不知道,或许认为脚骨折了不能走路,其实不然,踝关节并不负重,中度以下的骨折依然可以走路,但会延误治疗的时机,给治疗增加难度,也大大延长了康复的时间。
崴脚在医学上属于“踝关节扭伤”的范畴为什么崴脚后很久还是不舒服?为什么崴脚一次,就易崴脚无数次?我们是如何崴脚的?踝关节为了保持稳定,除了依赖骨性结构——踝榫状结构以外,更重要的是依赖连接骨与骨的软组织——韧带。
崴脚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吧,只是轻重不同而已,严重的崴脚会导致韧带断裂而手术,轻微的崴脚也得一瘸一拐几天。在我们下肢足踝中,最常见的崴脚是发生在足踝内翻损伤的情况下,如下图中第一种损伤,当您发生崴脚时最多见于此种情形,而后者损伤会相对很少。
大部分崴脚发生在脚踝外侧的三条韧带上,而高位踝关节扭伤发生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的韧带,在脚踝上方,靠近小腿的地方,胫骨和腓骨是构成小腿的长骨,连接他们的韧带主要稳定小腿的下方,当脚向外旋转过大角度时,可能损伤脚踝以上的胫腓前韧带,后韧带,以及骨间膜。
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又称崴脚)是生活中常见的损伤,日常生活中进行下楼,甚至平地走路时,一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踝关节扭伤后疼痛明显,局部软组织肿胀比较严重,常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踝关节扭伤最常出现的损伤部位是外侧,约占全部踝关节扭伤的85%,其次是前侧和内侧。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大多数人都有崴脚的情况,比如一些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的男性在运动的时候,有可能会崴了脚,而一些女性穿高跟鞋的时候,也会崴脚,脚崴了之后不仅会产生疼痛,同时局部还会肿胀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脚崴了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