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英文简称HCM)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危险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肌肉(尤其是左心室)的异常增厚。与其他心脏问题不同,这种增厚并不是由于外部因素(如高血压或运动过度)引起,而是源自基因突变。大约有1/500的人口患有这种病。
来源:【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2024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心血管内科携手超声医学科,成功为一名饱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困扰的53岁男性患者实施了前沿的心脏声学造影(MCE)指导下的经皮室间隔酒精消融术。
湖南日报3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朱兆伟 肖宜超 沙丽娜 周森森)当地时间3月6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团队完成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首次应用人体研究”在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上(ACC)重磅发布,标志着立体定向放
来源:人民网2023年8月25-28日,第71届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召开,在ESC 2023的“Late-Breaking Science”专场上,“玛伐凯泰(Mavacamten)治疗中国成人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的疗效和安全性——EXPLOR
童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十年寻医、辗转多地,他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治疗手段,却无法阻止病情的急速发展。当无助叠加未知的危险,当每一秒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秒,焦虑、恐惧和绝望排山倒海般袭来,生活也变成了一潭死水。2019年,童俊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人生失控了。
中新网武汉8月11日电 (李韵熙 方静)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魏翔带领的团队,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首次临床应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来源:【大河健康报】本报讯(记者 吴文可 通讯员 朱之韵)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危险的遗传性心脏疾病。长期以来,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方法为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和手术治疗。今年上半年,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一种新的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提供新选择。
8月8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影响因子:24)正式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首次临床应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Fi
记者 邓龙辉 通讯员 李佳欣 孙艳丹/文 徐日升/图过去,肥厚型心肌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酒精消融和外科手术切除这些方法要么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要么需要开胸劈骨而现在,Liwen术式的出现为广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选择11月19日,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超声特诊科在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