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上,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一项与青少年有关的数据,我国大约有三千万未成年人存在行为障碍或者受到情绪压力的困扰,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24.6%,也就是说每五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并且,我国每年有大约十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5日讯 张智(化名)今年17岁,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但在高二时却忽然厌学,而且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沉迷在游戏中,不愿去学校上学,成绩也一落千丈。母亲张女士无数次苦口婆心地劝说,招来的却是儿子的仇视。
最近腾讯新出了一部有关教育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里面聚焦了各种奋力托举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妈妈:有亲自上阵严格培养孩子“练体育“搞音乐”的“鸡娃”妈妈;也有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试图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妈妈;有思想新潮的网红妈妈;也有单亲努力给孩子更好生活的妈妈……图源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0日讯 常女士的儿子小辉(化名)刚刚17岁,就已经被确诊为中度抑郁。小辉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学业,整整半年没有去上学,一门心思躺在家里“养病”,状态极差。父母屡次哄劝儿子回学校读书,但小辉却置若罔闻。
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在会上就如何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并科学引导给出建议。“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期,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各方面都会对其生长发展带来影响。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期,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其生长发展带来影响。”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日前,人民网“教育思享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破解”主题沙龙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来自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同志、教育及心理学领域专家、临床医师、一线教师等,深入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研讨会现场。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6日讯 刘非(化名)今年17岁,一年前他升入高中,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刘非无法适应,起初选择在家中寻找学习的节奏与方法,然而,随着适应难度的加大,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用休学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