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犹太裔亲子教育专家沙拉·伊马斯携新书《犹太妈妈的财商教育》来到上海书展,为读者带来“最好的财商课堂在家庭——上海犹太妈妈的教子经”主题演讲。沙拉说:“现在大家对财商的教育很重视,各种财商培训班、财商活动层出不穷,但正是这种重视让我担忧。
《战国策》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一位来自上海的犹太母亲则身体力行诠释了这个观点,正如她的血液中融合了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基因一样。她关于教育子女的理念也结合了中式和犹太式,提炼出了自己的法诀,让她能在条件艰苦的生活里独自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并都有了出众的成就。
当地时间2月22日(周三),知名作家、“上海犹太人”贝蒂·格伦本希科夫(Betty Grebenschikoff)在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贝蒂于1929年出生在德国柏林(Berlin)。
小女孩莎拉是个犹太人,有一天突然她和所有的犹太人都被要求衣服上缝上黄色的小星星⭐️,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突然一天夜里,法国警察闯进她的家里,把她和父母都带走,临走前她把弟弟藏在壁橱里,上好锁,答应弟弟很快会回去救他,可是他们被带走关押起来,等莎拉逃出来在一对法国夫妇帮助下回到巴黎,她弟弟已经死在壁橱里了,而搬进他们家的一家法国人也从此背上一生的秘密和愧疚。
上海的冬天总会下雨,总会有阴冷的天色,1938年12月1日也是这样。伊里克·瑞斯曼到达上海时,几乎身无分文,“天色阴沉,气候寒冷,一直下着雨”,“当时犹太人组成的科莫尔委员会正努力安排新到达的难民……”瑞斯曼仅仅是那个时代从欧洲来沪避难的近三万名犹太人中的一个。
她一生结过3次婚,育有两子一女,2个儿子都不到30岁就成了亿万富翁,女儿也就读名校。以色列国土面积比北京还要小一点,人口占全球0.25%,但却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这些都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以色列,最重要的有三件事,就是教育、教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