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古我国就有“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的传说,又说后稷教民稼于稷山,螺祖养蚕于夏县,随着科学的发达,“丁村人”的发现,证明这些传说未必都是无稽之谈,因此素有我国“古代文化摇篮”之称的山西是有一定道理的。据《禹贡》记载:朔州唐尧时属冀州,虞舜时属并州,夏禹时属冀州,殷商沿夏制仍属冀州,西周时属并州。
共捕获大中道首 200 余名,自动退道道首 80 余名,声明退道的道徒约5000 余名,缴获银圆 3000 余块,人民币 5000 余元,布匹 100 多丈,绸缎 30 余丈,衣服 400 余件,反动迷信证章等 3000 余件,反动文件 5400 余件,土枪两支,刀十余把等等。
朔州非遗与民俗朔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荟萃,文脉绵长,先人在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19项、市级项目名录233项;县级项目名录278项。
惠庆塔,在天镇县赵家沟乡柳子堡村西南海拔1250多米的山脊上,其它建筑现已不存,仅有孤塔一座。塔因岩结构,座北向南,稳座在山脊平台上,通体砌以青砖,平面呈六角形,总高约12米,为仿木结构的四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塔座雕砌呈须弥座式,上下均施壶门、束腰,壶门内雕各种花卉图案以及龙纹。
在原雁北地区古建筑当中,还保存有大批的明、清戏台或乐楼,其中保存较好的有:右玉马营河老爷庙戏台、应县大黄巍乡康辛庄关帝庙戏台、阳高张官屯乡金家庄龙王庙戏台、怀仁金沙滩镇大盐丰营戏台、鹅毛口石井村龙王庙戏台、应县藏寨乡水磨村观音阁戏台、山阴北周庄镇新岳关帝庙戏台、张庄乡新广武关帝庙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