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5日讯(记者 栾雪)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我们国家已经把近视防控作为国家战略。
白内障会致盲吗?白内障是一种无痛性眼内晶体混浊疾病,混浊的晶体将会阻挡光线的进入,从而导致视物不清。通过手术能够治疗白内障,恢复视力,但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会诱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不可逆性伤害,甚至失明。只有老年人会得白内障?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通讯员 赵莎 袁李礼)近日,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为一位92岁高龄老人成功实施双眼白内障手术。术后,患者双眼视力得到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新华社柬埔寨波萝勉2月7日电 通讯|“我终于可以看见!”——记第一万名柬埔寨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治愈患者新华社记者吴长伟 廖泓清“我终于可以看见!”揭开眼睛上的纱布,柬埔寨白内障患者杜格沙伦重见光明,新生活令她满怀期待。由于无法负担手术费用,68岁的杜格沙伦已在失明中度过一整年。
16岁的小王是一位美发店学徒,在顾客的头顶打造时尚,给人们带来美和快乐是他的梦想。可是,年纪轻轻的他却不幸患上了双眼白内障,右眼视力骤降至0.1,左眼更是仅剩光感,日常视物如同置身于混沌之中,连最基本的轮廓都难以辨识。
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9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内障,而全世界4000万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主要与年龄增长、晶状体老化有关,严重危害大众健康。今年61岁的张先生,近一年多来,饱受视力模糊的困扰。起初他认为是自己上了年龄眼神不好,没太在意。
红网时刻新闻2月24日讯(通讯员 刘寅晖)说起白内障,人们大多以为是老年人的“专利”,殊不知,几个月大的宝宝到学龄前的儿童都可能会得白内障,叫做先天性白内障。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们轻则影响视觉发育,造成弱视、斜视、眼球震颤,重则从小就失明或逐渐失明。唐阿姨的儿子小奇今年17岁。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彭祎 杨傲“我的眼睛看不清很久了,今天终于看清楚了。”近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的检查室里,75岁的郭婆婆(化姓)激动地说。最近两年来,郭婆婆感觉视力一天不如一天,双眼变得非常模糊,起初,她以为是老花眼,并未放在心上。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张爷爷便是其受害者之一。家住屏南县的张爷爷双眼视力下降已有一年多,其右眼视力为0.02,左眼视力只有指数/50cm,视物模糊,近日被确诊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来的时候几乎都看不见,现在好了,我的两只眼睛都看到了,谢谢你们!”近日,在雅安仁康医院眼科诊室,一位老人拉着车光霞医生的手,连连道谢。原来,82岁的患者高奶奶双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经过精心治疗,高奶奶的视力明显改善,重拾生活信心。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成晓慧 顾俊芳96岁的张婆婆右眼失明多年,仅存的左眼不幸患上白内障,也面临失明的风险。近日,老人在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左眼视力得以保住。白内障专科诊室张婆婆家住洪山区,早年因药物影响,她的右眼已完全失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3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陆旖婷)97岁的周奶奶因白内障失明近5年,10月15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张启明及其团队为周奶奶实施手术,取出浑浊变黑的白内障。术后,周奶奶重见光明。“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重新看见这个世界。
眼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来源:青岛市中心医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总觉得白内障需要等到“熟透了”再做手术,总是一拖再拖,甚至拖到失明才去就医,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皮质性白内障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深眼医白内障并不是突发的急症险疾,很多人认为能熬就熬,凑合着过,就诊计划一拖再拖。最近,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曾琨医生接诊了数例白内障晚期患者,不少患者更是在不知不觉中硬生生把自己“熬到失明”了。
今年81岁的李女士(化名),存在视力问题已有10多年了。多年前她便知道自己得了白内障,但认为要等到“熟透了”才能做手术,因此一直拖着,导致失明。近日,其就诊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眼科,做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三天视力便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