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11日讯(记者 李翀)当下城投行业转型正在各地政府引导下“如火如荼”展开,城投平台结合自身实际也在积极探索谋求新模式。如何发掘产业发展机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创新,与城市产业形成有效联动?
本报记者 石健 雄安报道《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及城投平台已经着眼“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面向“十五五”,城投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就顶层设计而言,湖南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处长朱利平在近期的公开论坛上就表示,应该摸清“家底”,强化城投的运营理念。
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城投集团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暨“资产盘活”青年突击队动员部署会议,城投集团首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组建“资产盘活”青年突击队。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布局元宇宙、掘金数字经济……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热词,大量城投公司亦开始通过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业务力求平台转型、资产盘活。当新一轮国企改革“碰撞”新质生产力后,两者将形成怎样的发展合力?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 文 朱哲 摄影】12月19日下午,2024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首场活动——“产业化转型与存量资产盘活”专场活动在郑州举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玉清以《一揽子增量化债政策与城投债风险防范》为主题发表演讲。
本报讯 (记者张晓玉)11月17日,2024投融资论坛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论坛期间,举办了主题为“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与资产盘活”的圆桌论坛,雄安雄州建设投资集团(简称:雄建集团)总经理、正高级经济师严荣华受邀参会并发言。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5日,中证鹏元评级发布最新研报,其中提到,随着35号文、47号文等文件的出台,借新还旧将成为城投企业融资新常态,地方政府也将进入重要的休养生息时期。从数据来看,2023年四季度发行的城投债中,明确用于新增用途的债券占比0.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正成为不少国资拓展的新赛道。沙丘智库通过对97家国资央企的调研和梳理显示,截至2024年8月,已有23%的国资央企发布自研或合作建设大模型,服务于企业内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为外部行业赋能。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小到餐饮配送大到应急抢险、医疗救援……这些场景已经逐步由低空物流所替代。眼下,除了市场化无人机公司活跃市场外,不少城投公司亦在布局“低空经济”成为新玩家。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城投公司一方面利用传统优势,抢跑“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 文 朱哲 冉衡 摄影】12月24日,为深入推动“险资入豫”行动持续深化开展,促进更多长期耐心资本配置落地,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金融监管局、河南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保险资管河南行”2024产融对接会在河南资产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