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来自非洲卢旺达的乐队来到成都,用唱中文歌曲的方式表达中非之间的友谊。动人的歌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支“卢旺达青年团队”。视频里演唱中文歌《心太软》的就是“卢旺达青年团队”的成员。他们在卢旺达农村的菜地里,一边择菜一边唱着中国的流行歌曲。
有一支青年歌手团队,成员来自非洲国家卢旺达,近年来他们演唱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今年4月,这支卢旺达青年歌手团“卢旺达青年团队”第一次来到四川成都,在凤凰山体育馆演唱歌曲《成都》,惊艳全场且风靡网络。不少网友夸他们是“中文歌十级选手”。卢旺达青年团队,右一为队长波波。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因相似的历史际遇、共同的历史使命心心相通、紧密相连,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非洲有4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绿树掩映中的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的校园里,莘莘学子或在树荫下埋首读书,或三三两两在绿草夹道的小径上悠然漫步。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广煜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采绍说,这是卢旺达第一所,也是迄今为止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基加利4月24日电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卡布耶地区,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正有序运转。工人们将菌草粉、棉籽壳和水按比例倒入搅拌机,而后将混合物送入装袋机,制成一个个食用菌培养袋。4月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卡布耶地区,莱昂尼达斯·穆希米伊马纳在工坊接受采访。
卢旺达青年伊萨巴约中文网名叫“波波”。2019年他在中国学习期间接触到中国的社交媒体,并对短视频内容产生了兴趣。最初他在快手平台上制作并发布自己演唱中文歌的视频。2021年他开设抖音账号发布视频,并迅速走红,目前在全网已拥有超过400万粉丝。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援建的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的稻田。新华社记者 侯 鸣摄在位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外研究者就选种育种进行交流。本报记者 黄炜鑫摄在中国—乌干达农业合作产业园的试验田里,当地工人正在收获中国狐尾小米。
一支来自卢旺达的青年乐队,因翻唱中文歌曲在社交平台上收获1000多万粉丝,网友点赞留言称他们是“唱中国歌最好听的外国人”。今年他们从非洲的家乡一路唱到中国,一曲《成都》深情款款,惊艳全场,“没想到在中国我们的歌曲会那么受欢迎”。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近日一首特别版的《成都》在网上“火”了令大家想不到的是歌曲的演唱者竟是非洲朋友他们的歌声饱含深情别有一番滋味“卢旺达青年团队”在成都凤凰山球场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