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要以为百姓供奉灶王爷是因为古代人对火的自然崇拜,而自灶王爷的诞生可是与灶火一点关系也没有,他是玉皇大帝派到凡家各家各户的监督员,是一家之长,主要职责是负责监督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善恶功过,并将每个人的善恶攻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灶王爷得到老百姓的敬仰崇拜和供奉!
古老相传,“年”(又称“夕”)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恶兽,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于是,人们利用年兽怕烟火、怕鞭炮声响、怕红色的三大弱点,慢慢形成了贴红色对联、放鞭炮、灯火通明来过年的传统。
对此,民俗学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腊月是有29天,这是一个历法上的概念。关于除夕,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如下: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烟火人间】作者:尹学芸(天津市作协主席)中国人是最讲究味道的,年味就是一例。关于是否少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在网络上曾引起热烈讨论,其实代表年味的东西还有很多。地区之间的风俗,或个人的习惯爱好,千差万别。所谓众口难调,最是体现在这一时刻。
现在,我慢慢能够读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情绪,有时也会不禁对着明月有“今夕是何年?”的人生感慨了。今天,我们便来一同学习一个汉字——“夕”。造字者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想用“月”专指夜晚天空中出现的那个天体物。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在“”里有一竖,那其实是古人想要告诉我们,在月亮里有着神秘的人物,他们便是神话故事中的吴刚、桂树、嫦娥还有玉兔。
#元气过新年#糖纸一层一层地被剥开了,终于迎来甜蜜、幸福的时刻—除夕夜。除夕也称作“大年夜”,是农历全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因为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民间也叫作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元 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在爆竹声中送走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送入屠苏酒里。初升的太阳照遍千家万户,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品读】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 春节,也叫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