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21日讯 近日,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中年女性房间隔缺损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一次性穿刺,介入完成射频消融加封堵术的一站式手术。术后患者胸闷、乏力症状得到立即改善,并且减少了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道几天前,一名刚完成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者满怀欣喜地收拾好衣物,准备康复出院,和家人团聚。这是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再次完成巨大房缺患者的救治,同时,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能够为更多先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鲁网11月29日讯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多数情况下由于没有明显的心脏杂音,只能在行心脏彩超检查时被发现,所以在儿童及成年人群中均有被检查后确诊的情况,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发生心力衰竭和脑栓塞等情况。
来源:【半岛都市报】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于泓院长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在超声医学科、介入导管室等多学科协作下,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成功“补”心,成功完成首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经股静脉穿刺,微创介入治疗,只需一枚小小的封堵器即可将心脏的缺口封堵完全。
近日,56岁的周白霞(化名)因持续胸闷、气促及夜间难以平卧等症状,前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胸外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经过细致检查,她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并伴有二尖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及心房颤动。
本周,一位13岁患有房间隔缺损的患儿,顺利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植入沪上首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患儿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自由活动,目前恢复良好,已于11月29日顺利出院。记者了解到,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也是最常见的儿童结构畸形之一。
近日,56岁的孟女士因反复胸闷,心悸不适,活动耐量下降辗转来到滨州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就诊,被诊断为巨大房间隔缺损,但因房缺的位置不好及缺损大,曾被建议外科开胸手术,但在陈晓军主任的详细评估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认为行小切口微创封堵的成功性很大。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0日电 心脏上有个“洞”?一把“小雨伞”,巧手把它补。近日,山西晋城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超声医学中心的配合下,为一名9岁儿童行全麻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一次体检中,一名三年级学生被发现房间隔缺损(ASD)。
记者 刁明杰今年38岁的王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近日,她感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程度较之前明显加重,发作时间也明显延长,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左右心房之间多了个孔,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该病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
65岁的张姨(化名)发现心脏房间隔缺损已有两年,因为没有不适症状,一直没有治疗。直至最近,张姨开始出现心悸,虽然休息后可缓解,但症状反复发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姨到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团队通过胸腔镜为她修补房间隔缺,以及二尖瓣、三尖瓣问题。
红网时刻新闻2月9日讯(通讯员 李文明)近日,株洲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开展两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为两姐妹解除了“心病”。58岁的谢女士,10多年前开始每到冬春季节就反复出现头部胀痛,以一侧为主,每次持续数小时至几小时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