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华北出现严重的旱灾,严重的旱灾给河南大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自1928年开始,河 南广大农村呈现出多灾并发的现象。据统计,在全省112个县中,遭受旱灾的县数104个。这次灾害有多严重呢?十六个字,无处不灾、无处不荒、无岁不灾、无年不荒。
闯关东,指在清末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原因,中原地区的许多人被迫或积极越过山海关, 至东北地区闯荡,开垦和定居的过程。在传统意义上,关东是指由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主的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位于山海关的东部,因此一直被称为"关东”.
但是,因为战乱,或时局影响,迫于生计,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迁徙,比如说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都是心酸的移民史,当然了,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这类的影视剧,如《闯关东》,朱开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蹚古道、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而其中,尤以“闯关东”最为著名,尤其是有一段时间伴随着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更是将这一次波澜壮阔的移民潮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看到了那一批批为了生存敢于冒险、敢于尝试的不屈精神。
相关数据显示,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朝末年,东北地区有人口1840万人,近1000万是从山东、河北、河南逃荒过去的,而这其中,山东人占到近80%,也就是说,有700多万闯关东的山东人。
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拨民“顺治元年八月二十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从盛京起驾,迁都北京,王公贵胄、八旗兵丁等等,络绎不绝,绵延一千多里。辽沈地区人口大多“从龙入关”,留住东北地区的人口约4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