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这里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地带,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近年来,郴州市着眼薄弱环节补短板,大力推进农机化提档加速,闯过研发制造、市场竞争与推广应用三道难关,走出了一条独特路子。
来源:【湖南日报】2月28日,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南农夫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进行装配作业。该公司主要生产橡胶履带拖拉机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时下,公司开足马力生产订单农机产品,满足春耕备耕市场需求。欧阳常海 摄(湖南图片库)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经济日报未来,怎么种田?在三湘大地,越来越多的智慧农业装备从实验室走向广袤田野、大显身手。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农业生产方式悄然“耕”新。种子走上流水线,种田不再“看天吃饭”。在位于湖南益阳的富佳科技有限公司,育秧播种流水线只需1.8秒就能出一盘秧。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奉永成 通讯员 张海波 李锐“中联”收割机、抛秧机、耕整机畅销海内外;铁建重工打包采棉机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郴州农夫履带拖拉机、郴州粮机成套加工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30%。
6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专题活动——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此次对接会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专题活动,旨在推动国际间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刷亮了“湘味农机”的金字招牌。
原标题:郴州农机畅销海内外“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新能源拖拉机,操作简单,各位可以上去试驾一下!”11月29日,在位于郴州的湖南农夫机电有限公司厂区,几台小型拖拉机跳起“陀螺舞”,在该公司技术总监首元锋的指导下,记者们简单学习后,也能操控拖拉机前进、后退、原地掉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李贵2月5日,很快就要过年,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湖南农夫机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仍然一派忙碌,200多名工人正忙着上料、组装、焊接、调试,平均40分钟就有一辆组装好的农机下线,紧接着装车发往国内外市场。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奉永成 通讯员 张海波一分钟采摘完一棵树的油茶采收机、可以360度原地丝滑转弯的深泥王旋耕机、轻松爬过一米多高田坎的轻型履带拖拉机……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走进中联重科、农友集团、富佳科技等湖南农机企业,记者被一批小巧精悍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侧记 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张京 6月1日,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与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在长沙举办。
这是11月26日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拍摄的一台自动秧苗摆盘机。农机在农业大省湖南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20年起,湖南早稻生产的机插机抛面积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2023年,全省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位于全国前列。
在郴州市苏仙区,有一个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不仅畅销全国,还强势“挺”进东南亚、非洲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那就是苏仙“农机智造”。“苏仙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镇占一半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这决定了农机产业在苏仙区乃至郴州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来源:瞭望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华声在线10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淦璋 罗徽)供应全国30%以上的粮食加工机械、65%的履带式拖拉机,以及湖南40%的铸件产品、20%的风电机组,跻身湖南三大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近日,郴州市政协就发展壮大郴州现代装备产业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注重产业集群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