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共存共荣的一种关系,用易经来讲,就是阴阳合和的关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任何一方力量强大了,突出了,另一方就会来和或者克它,然后再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和也好,克也好,不是说把对方消灭,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阴阳的平衡,一方力量过于强大了,另一方就会来反噬,大自然万事万物是互相依存,互相克制,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八卦分五行,五行分阴阳,阴阳是《易》之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属性。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均可分阴阳两部分。而每一事物中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再分阴阳。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阳”与“阴”的象征范围至为广泛,两者可以分别喻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对立的物象,如天地、男女 、昼夜、炎凉、上下、胜负、君臣、夫妻等等,乃至现代科学中的阳电阴电、正数负数之类的概念亦与之相通。《系辞上传》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精炼地概括《易》理本质。
在易经的世界中,以“少阳 - 老阳 - 少阴 - 老阴”一天的四象变化为例,如果我们以“六七八九”四个数字为这四象赋值的话,那么少阳为七,老阳为九,少阴为八,老阴为六。这就涉及到易经的智慧了,少阳到老阳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以到老阳时候为最高点,所以老阳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