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东汉始置吏曹,这是吏部的前身,最初掌管选举祠祀事,后来主要负责官吏的任免考选等事务。- 1924 年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 年 5 月,中共四届扩大执委会决定设立中央组织部,由中共中央局委员、秘书毛泽东兼任第一任部长。
吏部作为中国王朝管理官员的机构,历时悠久。早在汉成帝时置尚书分曹治事,即以“吏曹尚书典选举”,(1)以后历代制度多有变更。(2)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举士与举官混同,故而多用选举之名。自隋唐建立六部始,举士(选才取士)与举官(铨选官员)渐而分途。
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官员,不同朝代的剧情,对官员的称谓也有所不同。比如电视剧《三国演义》、《廉石传奇》、《水浒传》等,都会本着尊重历史的角度,严格把握官员属性的准确性,即使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如《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都会谨慎核对,而不是胡编乱造,遗人笑柄。
很多朋友对清代的官僚制度非常感兴趣,尤其痴迷于各种影视剧里威风凛凛的官老爷,觉得考取功名,就能出将入相,封妻荫子,就有一位读者朋友私信我,说他的先祖是道光年间的进士,被朝廷授予江西新昌府的知县,可奇怪的是,这位先祖直到去世,都一直在知县任上调动,从来没有升过官,读者朋友对此很疑惑,想让我聊一聊清代知县的晋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