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高珊(右一)介绍各种饺子 记者 谢伟 摄“瑶池天鹅”仿若振翅欲飞,羽翼栩栩如生;“出水莲蓬”孔孔清晰精致,似还带着湖水的润泽;“戏水金鱼”灵动俏皮,身姿惟妙惟肖;“月色蛙鸣”仿若听闻那月下蛙声一片……平日里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饺子,在德发长面点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珊手里,
来源:中国新闻社中新社南宁5月19日电 近年来,以主打松弛感,去除“班味”的放松解压式消费体验受到民众青睐。人们在城市漫步,或停留在咖啡店品手冲咖啡,或引三五好友“围炉煮茶”,这类细品生活的消费诉求催生新业态。
来源:【新黄河】哪个窗口是学生的最爱?哪款美食最得学生青睐?2024年5月20日,山东省实验中学首届校园美食文化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美食周的主题为“聚焦食品安全,倡导科学健康饮食”。活动现场,鲁菜非遗传承人为学生展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艺,邀请学生品尝美味的胶东面点。
吃鲁菜,配油旋。对于吃油旋喝泉水唱着歌长大的卢利华来说,小小的油旋承载着她的半生。40多个春夏秋冬,她从喜欢吃油旋的小姑娘,成长为省级非遗油旋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传递给世人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老济南味道。12道工序做出松软酥香油旋“松软酥香,色泽金黄,层次分明。
常德河街,一次次出现在沈从文的笔下。他曾看见河街繁华的码头经济,看见桨声灯影里的吊脚楼,看见散发着鱼腥味、河水气的麻石路面,却没能看见万灯齐亮、活色生香的河街烟火气。如今,我们替他去观赏河街的新景,去品尝河街的新味。
太原市级非遗传承人创新打造十余款山西古建月饼老字号+新国潮 颜值口味双在线中秋节临近,在太原“天泰昌”店铺里,太原市级非遗“炉食人人马马”的第五代传承人李璐正忙得不可开交,该店内印有晋祠圣母殿、太原古县城、太山、双塔寺等太原文化地标的文创月饼,广受消费者欢迎。
编者按:在昆明市委网信办指导下,昆明信息港继续推出“2024云南网络名人说”人物专访系列,旨在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内容,与云南网络名人一起讲好云南发展奋斗故事,向网民讲述新时代的云南故事,传播新时代的云南好声音,持续塑造、提升和传播云南网络形象。
12月29日,2023年湖南非遗旅游迎新集市活动在长沙启幕。现场聚集近百家湖南特色非遗年货商铺入驻集市,并在活动现场公布《湖南省省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坛宗剁椒鱼头的《剁椒鱼头制作技艺》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坛宗剁椒鱼头创始人谭艳为第四代传承人。
中新网常州4月21日电 (张蔚然 国璇)在江苏常州,舜山脚下一座超过1200年历史的焦溪古镇始终保留着它的“初颜”。记者21日在这里走访百年老店姚记豆腐坊,了解当地焦溪豆腐制作技艺背后的非遗传承。图为江苏常州焦溪古镇姚记豆腐坊。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张扬)2025年1月3日,一年一度的五芳斋汤圆节将开幕,贪吃蛇、“画蛇添福”等一系列丰富活动,以及同台展示的多项非遗技艺,将共同开启武汉蛇年新春的氛围感。(资料图)今年,汤圆节开幕式仍在位于中山大道的武汉五芳斋总店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 韩建文2月1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名单上共958人,其中食品领域23位传统技艺传承人入选。这23位传承人包括,传统技艺22人,民俗1人。
林泓魁和他的京剧脸谱作品王新宇和他的彩色饹馇饸王磊在进行剪纸创作对于王磊、林泓魁和王新宇来说,2025年的春节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意义:中国的春节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将给他们为之努力的事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至少,这个春节,他们会更忙碌。
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2月1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花茶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梨膏糖制作技艺、徽菜烹饪技艺等近50名食品领域的技艺传承人入选。
中新网昆明7月11日电(黄兴鸿)“许多人以为和菓子是日本本土美食,其实它源于中国唐朝菓子。”11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唐菓子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阮智敏介绍,为以正视听,其结合云南特色,将菓子改良后命名唐菓子,深受市场欢迎。
文/羊城晚报记者 周聪说起汕头美食,不少人会想到手打牛肉丸。“老板,还有牛肉丸吗?来一斤。”每天早上,95后汕头市非遗传承人、潮汕手打牛肉丸制作技艺师柯林滨的牛肉店前,都会排满前来购买新鲜牛肉和牛肉丸的市民。
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2024年春节近在眼前,年前这段时间,菜市场成为人们的另一个“战场”:市民们都想买到更多更好的年货,让一家人过个开开心心的团圆年。一说起汕头有什么好吃,不少食客都会异口同声想起手打牛肉丸。“老板,还有牛肉丸吗?来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