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讯,近日,位于杭州的“国之重器”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杭州超重力场”)迎来里程碑节点——超重力实验大楼正式交付使用。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容量最大、实验能力最强的多学科超重力实验设施!
近日,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闭幕,本次展会上共有1000多个发明项目参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70项金奖和97项银奖。此技术有效应对了全球普遍面临的燃气脱硫问题,尤其是对含有硫化氢的燃气处理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方案。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中国投入21亿元,研制出“超重力场大设施”,据说不仅可以模拟超重力环境,还能压缩时间和空间,虽然听着科幻,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并且规模和容量领先全世界。21亿元建设的超重力实验室有什么作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云龙1月3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云城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简称“杭州超重力场”)大楼已经交付使用,施工人员正在内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有望在今年3月开启模型制备机和验证机试运行,整个项目计划到2026年底前全部投入运行。
近日,根据“杭州发布”消息,我国超重力领域基础科研的“国之重器”取得重要进展,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初建成。按计划,今年将进入第一阶段试运行。11月1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记者航拍下正在进行收尾施工阶段的杭州超重力场项目。
而如今,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 一项国家级重器在杭州正式投运,它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杭州科技发展的新征程,更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勾勒出无限可能,势必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从 2019 年 4 月破土动工,到 2023 年 4 月试运行,每一步都饱含建设者的心血。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孙美燕 记者 杨茜近日,“第二届航天医学前沿论坛” 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大学航天医学研究中心承办,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协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研究传统脱硫工艺革新技术十多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钱智带着一届届学生蹲守在化工厂里做实验。他们总是一人提着一瓶2升容量的钢瓶,穿着劳保服,戴上工厂安全帽,在工厂里一待就是一个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