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一系列跟海洋岛屿有关系的名词几乎变成了网络热词,对于如我这般生活在内地的旱鸭子来说,有时真分不清楚它们之间的界线到底在哪里,于是便想出个笨招,通过字典和网络,对那些名词进行一番解析,希望弄清现将它们归纳如下,供和我一样的菜鸟领会一二。
一、海岸篇:岸滩:一面临水叫做岸或滩;堤:两面临水叫做湾,也叫做堤。比如白堤,苏堤;渚:三面临水叫做渚。比如,鼋头渚;岛:四面临水叫做岛,密集的岛屿称为群岛,成线状或弧状排列的称为列岛;小的呢叫做榭;石头多的叫矶,小的还叫礁。如果上面住了人的叫洲。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汉字“州”和“洲”混用的现象:比如把“德州”写成了“德洲”;把“广州”写成了“广洲”;而把“满洲”写成了“满州”,把“株洲”写成了“株州”,这就是所谓的汉字混用现象。为什么汉字“州”和“洲”会如此混乱?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它们模样相似,读音相同,意思也差不许多。
岛,大多数是有淡水、植被的,可供人类生存和开展经济活动,大一点的就会有相对复杂的地形和生态系统。屿,是岛的小兄弟,本义是小岛,大多依附于大陆或岛周围,涨潮时和大陆或岛相离,落潮时和大陆或岛相连,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是极具美感的,如普陀山的南山屿、厦门的鼓浪屿等、钓鱼岛的赤尾屿、温州的江心屿。
“岛”字,《山海经》全书未见,但书中提到了不少岛屿。书中的海岛皆用“渚”指称。江河中的沙洲则多称为“洲”,亦或用“渚”。《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注:陼即渚。文字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从阝(阜)强调其地形陡峭,从氵强调其在水中,义通。
从上期“古代皇帝为何自称朕?他们竟是‘神舟’修理工”,我们知道“神舟”与“神州”音同义异。今天走进徐州来聊一聊“州与洲”,因为稍不注意“州与洲”就会整成一锅“八宝粥”。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