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晓宇,一名在疾控中心工作多年的一线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国家统考的心理咨询师,陈老师每天除了既定工作以外,进行运动健身,其他最大的时间精力消耗就是花在艾滋病恐惧心理人群的个案分析及个人心理成长的学习上。
加上上海出现案例较多,大多数人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出现缺食少药的情况,陈老师看到各大平台大家纷纷都在晒自己家的库存,很多人都在讨论家里如何屯粮,有的人开始做教程,如何在冰箱、地下室储存日用品、食品、药物、应急物资,不少人表示羡慕,也有人吐槽自己父母钟爱囤积,家里储存的物资可以扛过一整年无须外出,永远都在吃快过期的食物,丢弃过期物品。
一、什么是高危行为?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有感染HIV风险的行为就属于高危行为,比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没有采用安全措施的同性和异性性行为)、输注不安全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高危行为的理解有很多误区。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高危行为后,心里一直怕自己得了艾滋病,反复跑去做检测,偏执的精神都出了问题。你可以去网上找靠谱的医学文章,或者直接问医生,弄清楚艾滋病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检测是怎么一回事,还有窗口期是多久。
从网友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艾滋病有莫名的恐惧,甚至认为它比癌症还可怕,担心自己也会遇到这样的事,表示以后不敢到人多的地方,而有的人则比较理性,明确指出针扎不会感染艾滋,因为病毒量很少,还失去了活性,并不具有传染性。
内容资料来源:薛黎坚,杨凯,程小平,等昆山地区男性双性恋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江苏预防医学,2023,34:712-713+716.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23.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