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于1953年,1988年改团建院,1988年扩建为剧院。,2013年入选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获得“黄梅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中新网合肥11月22日电 (戴平 张强)黄梅戏是安徽文化的“金名片”。“梅花奖”得主、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四代“七仙女”扮演者袁媛和她的伙伴们20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献演《天仙配》。剧终,剧组加唱了黄梅戏《春香传》选段后,又加演了一折折子戏,观众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8月6日至8月11日,“2024 再芬黄梅·上海演出季”活动在上海天蟾逸夫剧院进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携老中青三梯队演员集中亮相上海。四台大戏,六场演出,“老三篇”+“新世纪里程碑”带领观众穿越时空。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当熟悉的戏曲旋律再度唱响,剧场气氛顿时升温。昨晚,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经典剧目《天仙配》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剧中,担纲主演的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袁媛和一级演员赵章伟,他们在剧中分饰七仙女和董永。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2月6日晚,“星光灿烂典藏版”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在合肥大剧院精彩上演,数位“梅花奖”得主和“白玉兰奖”得主同台献艺,为合肥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黄梅盛宴。
198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携看家大戏《女驸马》到香港演出,此剧演出后轰动了整个香江。在剧中饰演主要角色的五位年轻女演员马兰、吴琼、吴亚玲、袁玫、杨俊也受到追捧,后被媒体称为“五朵金花”如今四十三年过去了她们的现状如何呢,其中四人无儿无女,一人虽人生得已圆满,却遭诟病。
在众多的地方戏中,黄梅戏是最好看、最好听的。黄梅戏演员男帅女俊,曲调欢快,让人听着高兴。黄梅戏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程式动作、妆面造型相对自由,与时俱进的现代表达,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跟得上时代的审美情趣,延长了剧种的生命。
《2025湖南戏曲春晚》即将于大年初一19:30分在湖南卫视、芒果tv 播出,今年的戏曲春晚以“人间有戏共团圆”为主题,采用去舞台的实景录制方式,在长沙100多个地标街巷取景,创新焕发传统戏曲的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