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这里说的控制血糖,既包括空腹血糖,也包括餐后血糖,还包括血糖波动。只有这3个方面都控制好了,才能达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相对来说,空腹血糖是比较好控制的。而餐后血糖由于受饮食影响比较大,想控制得很理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餐后血糖指的是进食后两小时所测量的血糖值。一般而言,人们的餐后血糖应在4.4mmol/L-7.8mmol/L之间。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餐后血糖在4.4mmol/L-10.0mmol/L之间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身体健康。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餐后血糖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糖尿病在控糖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还能稳定全天的血糖波动水平。既可避免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血糖浓度迅猛上升,导致餐后峰值过高,又能降低餐后降糖的胰岛素需求量,进而减轻胰岛分泌释放负担,还不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
案例回顾:李大叔,年龄57岁,2型糖尿病8年。目前使用速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缓释片。近期血糖监测显示: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8mmol/l以下,餐后一小时血糖较高,在10mmol/l-15mmol/l。
我们中国人最典型的饮食特点就是主食吃的多,像米、面等这些富含淀粉的食物都属于高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利用,正是这种高碳水的饮食造成餐后血糖升高,这也正是我们国家2型糖尿病绝大部分都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原因。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我们正常的空腹血糖应该是小于6.1mmol/L,餐后血糖应该小于7.8mmol/L的,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当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时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时,基本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您空腹血糖已经是5.6mmol/L,属于正常,但您餐后10.9mmol已经属于糖耐量异常,而且离糖尿病的诊断已经很近,如果您已经有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建议您再复查一次,因为血糖高加上有典型症状,一般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葡萄糖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体每天摄入的糖分,都会经身体各个器官分解代谢,产生大量能量,维持日常所需,一旦糖分摄入过多,身体无法及时消耗大量糖分就会游离在血液中,进而导致血糖升高。
小杨,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准确呢?四大常见的血糖检测指标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一起来了解下吧~四大常见的血糖检测指标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量一量血糖,了解自己的健康。
目前,我们国家糖尿病人群已经高达1.3亿,排名世界第一,其中90%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更为可怕的是,在庞大的人口之中有将近4成人群,不知道自己平常的血糖水平,以及有将近7成的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没有控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