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洛阳,地处河洛地区的中心,黄河与洛水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使得洛阳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都城文化。沿洛水自东向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
先说渭河洛水:洛水的书面最早记录是成书于秦末汉初的《毛诗故训传》记载:“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最早记录渭河洛水的文物,是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季子白盘》西周宣王时代距今2800年历史,铭文记载了虢国的子白奉命在洛水打败了猃狁,为了纪念造盘刻铭文。
我们来看:“洛书”其实是一幅由黑白两种颜色的“点”所组成的图案,这些“点”又聚集成了9“堆儿”,每一“堆儿”代表一个数字,这9个数字就是1、2、3、4、5、6、7、8、9;不但如此,它们的分布更加神奇,上面并排是4、9、2,中间一行是3、5、7,最下面是8、1、6,不但左右整齐,
【前言】在中国古代,誓言可不是随口说说的玩笑话。它承载着一个人的信誉,甚至关乎一个朝代的兴衰。我们常说“一诺千金”,古人对誓言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违背誓言。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司马懿的“洛水之誓”。
一个70岁的老人,面对一个 “宗室+权臣”双重属性的壮年人,对条大河,发个毒誓,说自己保证留他一命。但是,这样的场景,却实实在在的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上演,身为曹魏宗室、大将军、手握重兵,且和皇帝曹芳同行“手握天子”的曹爽,竟然就这么随随便便就相信了古稀之年的“老贼”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