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杀菌剂#根据《农药》获悉,2021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杀菌剂品种,来看一下这些药剂及在国内的登记情况:1、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并有较强的内吸、渗透活性,几乎对所有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可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等,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
根据PhillipsMcDougall公司的统计,2018年,全球前十五大杀菌剂依次为:嘧菌酯、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肟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氟环唑、甲霜灵、啶氧菌酯、氟唑菌酰胺、铜类杀菌剂、百菌清、苯并烯氟菌唑、丙环唑、啶酰菌胺。
世上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有8万种以上,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由这些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植物病害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全世界的农作物由此平均每年减少产量约500Mt。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某种植物病害流行而造成严重饥荒,甚至大量人口饿死的灾祸。
我们平时所说的的农作物病害,大都是指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侵染引发的病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真菌引发的病害,而市面上销售的杀菌剂产品,也大多是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因而,细菌性杀菌产品只能算作一个小众细分领域,相关的产品并不是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都有哪些,而你又用过哪些呢?
一、酰胺类杀菌剂【1.氟吗啉】农用杀菌剂,对霜霉属、疫霉素病菌特别有效。对葡萄、马铃薯和番茄上的卵菌纲,尤其是霜霉科和疫霉属菌有杀菌效力。可与触杀性杀菌剂(二噻农、代森锰锌或铜化合物)混用。【2.烯酰吗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对象:蔬菜霜霉病、疫病、苗期猝倒病、烟草黑胫病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据统计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占整个杀菌剂市场份额约为23.5%,三唑类杀菌剂市场份额为20.7为,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类约占7%,无机类约占5%,邻苯二甲酰亚胺类4.2%,苯并咪唑类3.8%,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3.7%,吗啉类约占2.9%,嘧啶胺类1.9%,二甲酰胺类约占1.7%,麦角甾醇抑制剂类0.4%,其他三唑类约占7.2%等。
#农业##杀菌剂#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从全球范围看,销售额排名第一,一起看看它凭什么如此受欢迎吧。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含嘧菌酯成分的农药登记信息有639条,常见剂型有悬浮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等。
第三类即最新一代有内吸传导活性的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属于酰胺类化合物,名字中往往有“酰胺”或“菌胺”二字,但有些叫“酰胺”的化合物是最新一代杀虫剂,不过名字中会加一个“虫”字;
苯醚甲环唑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国外公司研制并上市的一种优质三唑类杀菌剂,在我国开始大量获得农药登记证,是在2010年之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应用,苯醚甲环唑以其杀菌广谱、应用安全、持效期长和内吸性强四大特点,而活跃在杀菌剂市场的前沿。
比如,结球甘蓝易发的软腐病,在发病初期时能够使甘蓝叶片在晴天或白天呈萎蔫状下垂,而到了阴天或早晚的时候,又能够使甘蓝叶片恢复正常状态,但随着病害的不断加重,甘蓝植株将逐渐失去恢复能力而使整个或大部分叶片青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