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10月6日,央视新闻关注报道云南磨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和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由边境小镇逐渐变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口岸。详情如下: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公路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往老挝最大的国家级铁路口岸,也是通向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
这里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座陆地边塞镇——磨憨镇。它既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陆路口岸,也是异国风情和中国文化交织并存的奇妙地方。在傣语中,“磨”是“盐井”,“憨”是“富裕”,合起来就是“富裕的盐井”。
央广网云南西双版纳2月8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通讯员 黄远飞 雷雨)记者7日从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该站2024年在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含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共验放出入境泰国旅客3.3万余人次。其中,旅游团250余团7600余人次;免签入境占比超82%。
磨憨曼庄村焕然一新。记者王俊星摄尚冈村小组群众盛装参加活动。记者刘凯达摄进入11月,正是冲刺的时节。距昆明700公里的边城磨憨,跨越发展热潮涌动,项目建设战鼓正酣,边境口岸客货两旺,处处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奋斗图景。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为指导,打造吸引内外资的开放型园区主阵地,推动四区联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新网昆明1月12日电 (罗婕)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2日开幕。昆明市市长刘佳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4年该市对外开放开启新篇章,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00亿元。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中老铁路由这里直通老挝万象,公路由此南抵泰国曼谷。如今,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以及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磨憨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对接国际市场的门户窗口,持续攀升的客流量为这座小镇增添了活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云南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今年以来截至8月14日,位于中老边境的磨憨口岸共计验放来自全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超166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同比分别增长了50.75%和81.32%。磨憨建站31年以来年度验放出入境国家和地区数量首次突破100个。
磨憨口岸俯瞰。人民网 符皓摄葱郁的原始森林,特色的民族寨子,繁荣的边民互市贸易,往来的出入境旅客……在云南磨憨,到处都能感受到边贸口岸繁荣发展的生机活力。磨憨是离老挝最近的边境城市,也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地口岸,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中老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
这是12月3日在中老铁路磨憨站拍摄的去往老挝方向的出境联检大厅指示牌。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2022年4月,昆明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后,磨憨发展建设驶入“快车道”。
10月15日,浙江一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消息称,在云南旅游时,被磨憨这个地名萌到了。图片据抖音@云报客户端磨憨是一个美丽的边境城市,很多昆明市民都知道。磨憨镇于2022年5月由昆明市托管,但磨憨的具体情况,可能大部分人都有些说不上来,省外的朋友就更不清楚了。
穿过一片橡胶林,刻有大龙哈字样的石门便出现在眼前,蓝色的琉璃瓦,高矮错落的吊脚楼,青山掩映下的村庄,田头忙着劳作的村民,形成一幅秀美画卷。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边竖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识语。村里的污水处理站就位于河道一侧。
10月22日,新华社发布文章《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边陲小镇加快打造国际口岸城市》,点赞昆明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点。详情如下:一大早,等待出境前往老挝的人员在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排起长队。
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半年来 边陲小镇变投资热土与日本藤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获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南南合作奖”、举办中国—南亚国际博览会、挂牌设立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中老铁路的开通,让大门内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天地广阔。
【长镜头】光明日报记者徐鑫雨张勇8年前,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磨憨只是个边境山谷里冷冷清清的小口岸,如今记者重返磨憨,磨憨的变化已翻天覆地——贯穿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东盟大道从四车道变成了六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