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春暖花开的南京,风景美不胜收。而身穿马面裙、头上簪着花的年轻人,更是为这无限好春光锦上添花。在商场、在历史文化街区、在博物馆、在景区……随处可见“新中式穿搭”。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普遍提升。
扬子晚报网8月21日讯(记者 徐媛园)8月19日,由南京云锦研究所非遗传承人创新复刻的绿地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短袄、红地织金妆花龙襕马面裙等云锦吉服揭开面纱。活动当天,28位汉服爱好者齐聚一堂,手工制作云锦面料雕刻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6月15日,记者采访了在西安已完成近百家汉服探店打卡的视频博主刘明靓,她给出了一份可供参考的方案。刘明靓说:“汉服妆造,其实包括了服饰、妆容、造型三个部分。目前市面上的汉服妆造,因为大多数商家只按衣服的质量或网红程度分类,并没有精确地按照汉服的形制分类,所以约等于国风妆造。”
随着汉服文化体验场景的愈发多样人们对汉服妆造的需求正在日益加大汉服妆造师这一原本有些冷门的职业也随之兴起这个职业的状态究竟是如何的会不会是下一个择业新风口呢01 需求升温但依旧小众汉服妆造师伊娃告诉记者现在正值踏青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穿着汉服去诸如顾村公园、辰山植物园这样的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近日,一场名为“汉服出行,行走大运”的活动,以常州西瀛里明城墙为起点,沿大运河的北岸绿色步道,最终到达同济桥。参与者们身着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汉服,把“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纷纷穿给市民们看。
中工网讯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展古韵,劳模显风采”活动,这是镇江市总“工惠优享家”品牌下的“康乃馨关爱”系列活动之一。20余名女性劳模先进代表受邀走进锦绣文化汉服体验馆,来一次华丽的“变身”。
现代快报讯(记者 冯茜 徐梦云 文/摄)三月,初春的南京暖意融融,盛放的花,撩人的景,怎么能不来一趟南京呢?“必须来!”这个春天,美丽的南京一不小心就成了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之一。在众多的外地游客中,穿着汉服的她们自成一族,成为风景中的风景。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连晓芳古城古镇“打卡”、非遗体验、博物馆观展和传统服饰“打卡”等新型文旅体验在今年“五一”假期迎来消费热潮。今年“五一”假期,文博场馆、文化景区人气高涨,从参观博物馆到探索古村古镇,游客沉浸在各地丰富的文化氛围中。
前不久,明星赵丽颖头戴簪花的造型惊艳了许多人,这项起源于福建泉州的非遗也逐渐在网上走红,毛晓彤、王冰冰、苏运莹等明星也纷纷做了簪花造型,还有网友给迪丽热巴、杨紫等P上了簪花……近期,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南京多家写真馆推出簪花妆造,有的店铺还需要提前几天预约。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从去年底至今年,“新中式”正成为一股强劲的流行消费趋势。马面裙、宋锦马甲、改良旗袍、中式衬衣……各类新中式穿搭、妆容、造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不仅如此,“新中式”的流行风潮还席卷了茶饮、餐饮、美妆等业态,成为消费市场的流量密码。
穿上心仪的汉服,沉浸式体验一场龙舟赛,美美地吃上一口新包的粽子,再去打卡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正是出游好时节。从国潮到汉服,从文博到古镇游,从市集到非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过程中,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21日电(陈霄)近日,“草原华裳——蒙古族服饰的魅力传承”展览在盐城市博物馆(简称“盐博”)特展厅展出。该展选取特色服装、头饰及生活娱乐器具等展品,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廊,深入探索内蒙古地区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3月14日至15日,江苏举办2024年度全省文艺工作培训班。14日,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李斯思进行授课,从“舞台作品Z世代的推广运营”这一角度,解读现象级舞剧《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探寻文艺精品创作如何获得高反响市场效应,实现群众文化供给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