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感染HBV的妇女进行母婴阻断,最主要的干预措施是新生儿出生12 h内尽早接种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和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证据表明,对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中晚期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会进一步减少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会议上做了“关于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个问题的讨论”的主题报告,就指南中的4个热点问题,即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期、不确定期、低病毒血症以及HBV DNA阴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分期及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杨希忠副理事长致辞并对巡讲项目进行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姜天俊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肝基会李增德秘书长主持,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赵军教授、卿松教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陈鹏教授、伍喜良教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梁静教授分别授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明慧教授对本场会议进行了小结,公益支持方吉利德科学项目负责人在线出席了活动。
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更新发布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0年亚洲地区也以共识和专家意见的方式发布了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2021年美国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会发布了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治疗流程。
今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新发病数首位的乙类传染病,其中乙肝发病总数占比最高。而在刚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的治疗目标明确指出,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乙肝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21日电 以“聚中国智慧,共绘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蓝图”为主题的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举办。与会嘉宾谈到,近年来,慢乙肝防治指南与共识不断更新,扩大了抗病毒治疗人群,同时慢乙肝临床治愈循证医学证据逐步丰富,不同类型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相关研究取得成果。